1927年1月,鄧小平離開莫斯科,加入“基督將軍”馮玉祥的部隊,擔任顧問。他回國的時機正是中國局勢大動蕩的緊要關頭。桂系將領白崇禧、李宗仁率領的一支國民革命軍部隊剛剛解放了蔣介石的故鄉(xiāng)——浙江省,通往上海之路已經敞開。起先,武漢的國民黨中央(包括共產黨人在內),希望繼續(xù)往北京進軍。蔣介石則堅持先攻占上海。如果他能掌握上海,就能掌握龐大的財政資源,可望獲得列強承認國民政府,也就不再需要事事仰承蘇聯(lián)鼻息。蔣介石部隊未經激戰(zhàn),就在3月21日占領了上海。
中國傳來的消息,共產黨組織人員在前線迭遭迫害,國民黨持續(xù)右傾,托洛斯基和拉狄克對此起了警覺,托洛斯基首次公開主張,中共要和蔣介石及右派國民黨完全決裂。然而,他依然認定,中共不能放棄對左派國民黨人主導的武漢國民政府,以及仍在武漢政府掌控下的國民革命軍部隊的支持。拉狄克立刻遵循托洛斯基路線,要求中共和左派國民黨人攜手,從蔣介石及右派手中奪回控制權。到了3月底,拉狄克已大膽預測,蔣介石會對付共產黨人、背叛革命。
此時的蔣經國相當彷徨,他心儀的蘇聯(lián)英雄托洛斯基和拉狄克,成為他所敬仰的父親之政敵,而斯大林和蘇聯(lián)官方媒體繼續(xù)替國民黨結盟辯護,也替國民黨領導人辯護。北伐軍占領上海的消息傳到莫斯科時,俄國首都報紙出版號外,興奮的群眾擠滿街頭狂歡。中山大學學生也開會歡慶,并拍發(fā)賀電向經國的父親賀喜。蔣經國一馬當先,站在學生隊伍前排,率領數(shù)千名工人在共產國際總部前集會,群眾活動持續(xù)到深夜。此后數(shù)天,中國學生無論走到哪里,都受到民眾歡呼暍彩。俄國女郎還跑到中山大學,愿意對這些年輕的革命黨人以身相許。此時,由左派控制的國民黨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在武漢召開會議,發(fā)布命令,要求蔣介石總司令接受軍事委員會節(jié)制。中執(zhí)會又把蔣在黨內的職位任命給其主要對手汪精衛(wèi)。這一來,局勢急轉直下。蔣介石可能直到3月底,都還未能下定決心鎮(zhèn)壓中國共產黨。他與陳果夫兄弟、戴季陶、吳稚暉等一小撮親信,就當前嚴峻態(tài)勢密商對策。
汪精衛(wèi)在4月1日抵達上海。翌日,吳稚暉顯然在蔣氏知情的情況下,向國民黨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秘密會議發(fā)出一封信函。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雖然只是顧問備詢單位,卻由保守派人物居主導地位。這封信開門見山,直言建議把中共黨員“清除”出國民黨。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毫無異議通過這項清黨提案。決議案要付諸實行,必須蓋上黨部關防大印,可是關防大印在武漢;陳立夫于是設法在上海復制一枚黨部大印。
4月5日,奉系軍閥張作霖的部隊在北京闖進蘇聯(lián)大使館,逮捕藏身其內的中國共產黨員,扣押藏有秘密文件的保險箱。文件詳載蘇聯(lián)涉入中共之地下滲透活動,及近來街頭群眾運動的狀況。張作霖把二十名逮到的共產黨員絞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李大釗。蔣經國在北京念書時,就認識了李大釗,且相當佩服他。 國民黨的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在上海再度開會,成立一個委員會,執(zhí)行清黨任務。清黨始于1927年4月12日。根據陳立夫的說法,國民黨并沒有和青幫正式訂下合作計劃,但是“策劃、執(zhí)行清黨的一個主要人物是楊虎;他是青幫領袖”。楊虎“把我們的建議傳遞給(青幫領袖)杜月笙……青幫就采取行動”。軍隊進占總工會會所,射殺在會所和街頭反抗的工人。國民黨部隊解除共產黨工人糾察隊武裝,沒收三千支步槍。次日,軍隊向街頭抗議群眾開火,接下來就是動刑殺人。周恩來也被逮捕,但是他設法逃走。傳說是白崇禧放走的周恩來。4月15日,蔣介石下令廣州也執(zhí)行清共。陳立夫的總結是:“鏟除內部敵人,手法相當殘忍。我必須承認,許多無辜者也被殺害。我們付出慘重代價。”
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生正在籌劃慶祝五一勞動節(jié);蔣介石和馮玉祥的肖像在學校附近到處都是。群眾在五一當天游行經過紅場,舉著馬克思、列寧、斯大林及其他社會主義知名人士的肖像,蔣介石也是其中之一。蔣氏乃是世界革命運動的英雄,全世界共產黨人的報紙無不同聲歌頌這位紅色將領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