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股肱之臣 / 1
嬴政虛懷若谷 王蒙能征善戰(zhàn) / 2
秦王知人善任 能臣濟濟一堂 / 8
二十六 六世余烈 / 13
奮六世之余烈 亡六國之諸侯 / 14
選賢不拘一格 統(tǒng)一并吞八荒 / 20
六國弊在自困 統(tǒng)一亦有偶然 / 21
二十七 集權皇帝 / 26
稱皇帝廢謚法 欲正名求神圣 / 27
奉天承運求正統(tǒng) 國璽封禪證合法 / 31
廢分封設郡縣 強皇威求集權 / 35
二十八 統(tǒng)一制度 / 38
書同文字 政令一統(tǒng) / 39
統(tǒng)一貨幣 控制經(jīng)濟 / 47
法度歸一 車輛同軌 / 49
二十九 萬里長城 / 52
盧生圖錄讖國滅 萬里長城皆緣胡 / 53
千堆白骨起垣墉 哭倒長城罵倒秦 / 57
萬里長城今猶在 功過是非任人說 / 61
三十 生死茫茫 / 65
鯨吞六國帝人寰 遣使尋藥海上山 / 66
求仙未成半生疑 執(zhí)迷不悟難放棄 / 72
三十一 焚書坑儒 / 78
咸陽殿淳于越發(fā)難 下廷議秦始皇焚書 / 79
方士議政畏罪潛逃 始皇弭謗怒坑諸生 / 81
簡牘能焚燒不盡 謗聲易弭怨難除 / 84
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 / 91
熒惑守心落隕石 沉璧復返祖龍死 / 92
避兇巡游離咸陽 鑾輿同載鮑魚歸 / 94
尋仙討藥乞延年 短命而亡成疑團 / 98
三十三 秘不發(fā)喪 / 103
假供膳秘不發(fā)喪 臭鮑魚掩人耳目 / 104
遇刺逢賊天下不穩(wěn) 防內(nèi)避外兩難兼顧 / 105
無后無儲丞相犯難 瞻前顧后二者不立 / 108
三十四 沙丘政變 / 115
世事滄桑始皇終作古 千古遺恨詔書變遺詔 / 116
見良機趙高萌生賊心 改詔書圖謀上下其手 / 120
利誘降胡亥宮廷政變 皇權交接班節(jié)外生枝 / 123
三十五 李斯變節(jié) / 128
陳利害李斯變節(jié) 六過招趙高得手 / 129
李斯緣何變節(jié) 丞相終被脅迫 / 135
三十六 二世詐立 / 141
效愚忠盡愚孝扶蘇蒙騙 遵父命守古訓太子自刎 / 142
生疑慮拒自裁蒙恬抗旨 勸扶蘇再請示主帥被囚 / 145
除蒙氏殺忠臣趙高復仇 清政敵竊強權小人得志 / 147
思得失觀歷史拷問政變 得益者受害人個個糊涂 / 151
三十七 鞏固帝位 / 155
尊帝廟大巡游振威天下 逆父志殺長兄做賊心虛 / 156
誅公子殺公主盡除舊臣 皇族懼重臣危人心思叛 / 161
皇帝制忠孝觀雙雙生效 偶然性必然性交相作用 / 164
三十八 李斯之死 / 168
面勸二世胡亥發(fā)飆 進計中招李斯獲罪 / 169
戍卒困頓陳勝起義 慘遭暗算李斯冤死 / 171
保身戀位難辭其咎 擅殺重臣趙高設計 / 175
執(zhí)政卌載一朝被誅 大秦帝國命懸一線 / 180
三十九 指鹿為馬 / 182
咸陽殿指鹿為馬 望夷宮二世殞命 / 183
趙高緣何二次政變 二世為何被逼自殺 / 187
朝中驚二世疑鴕鳥心態(tài) 關東反朝中亂事事堪憂 / 192
四十 趙高之死 / 195
遭大難公子除奸 究原委子嬰是誰 / 196
樹大招風風撼樹 惡人自有惡人磨 / 199
趙高五步亂秦 功罪孰是孰非 / 201
四十一 子嬰亡國 / 208
二世養(yǎng)患積重難返 深宮自閉責難將臣 / 209
趙高嫁禍自毀長城 章邯無奈投降項羽 / 211
子嬰補天竭盡全力 天不遂愿終歸請降 / 215
關東巨變六國復辟 項羽入關子嬰被殺 / 216
四十二 皇陵之謎 / 220
皇陵修筑歷幾時 動用民力知多少 / 221
巍巍皇陵貌如何 幽幽地宮在何處 / 225
秦陵修建何其奢 三泉之下藏珍寶 / 231
四十三 盜陵毀陵之謎 / 233
各懷意圖妄加罪 項羽豈是盜墓賊 / 234
牧童火入九泉底 道聽途說未可知 / 244
四十四 漢儒評秦 / 246
二世亡國震驚漢人 洛陽才子縱論亡秦 / 247
論秦過得失寸心知 評秦皇入骨七分深 / 249
評秦皇一無是處 論速亡重在現(xiàn)實 / 257
四十五 唐人論秦 / 260
批始皇警示日顯 束皇權暴君成鑒 / 261
評秦皇新論迭出 劍鋒指驕奢淫逸 / 265
坑術士得名暴君 取新說重釋坑儒 / 268
柳河東首發(fā)新解 郡縣制再獲評騭 / 270
四十六 千古一帝 / 274
坑儒生再引爭論 禁儒學莫衷一是 / 275
郡縣制又起烽煙 封建制重獲評定 / 280
掀翻一個世界 自是千古一帝 / 284
四十七 難說再見 / 287
滅六國一統(tǒng)天下 創(chuàng)制度千載傳承 / 289
難定論英主暴君 罵不絕焚書坑儒 / 293
重實用法家獨尊 秦貴族迅速腐朽 / 297
尾 聲 / 301
秦皇吟(代后序)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