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節(jié):入則孝之二(2)

錢文忠解讀《弟子規(guī)》 作者:錢文忠


《弟子規(guī)》告訴我們哪怕是再小的事情,做小輩的也不能自作主張,必須事先告知長輩、征求長輩的意見。但是日常生活中畢竟都是些非?,嵥榈男∈?,如果有時我們沒及時告知長輩,而擅作主張了,難道還會引發(fā)什么嚴重的后果嗎?

有一件事情完全可以印證《弟子規(guī)》的這段話,這件事情說出來大家會覺得很好笑,一件什么事情呢?這件事情不是發(fā)生在父子、母子之間的,而是發(fā)生在一個小輩和一個長輩,一個年輕人跟一個老年人之間。怎么一回事呢?有一家理發(fā)店,熙熙攘攘,顧客很多,大家就排著隊等理發(fā)。這個時候進來了一位老人家,正好一位很年輕的理發(fā)師傅空著,就主動請老人家坐下來,先為他服務(wù)。當小伙子拿著剃刀給老人家修面時,發(fā)現(xiàn)老人家下巴這兒有顆痣,這痣上面長了幾根毛,比較長。小伙子一看,覺得影響老人家的美觀,一刀就把老人家痣上那幾根毛給剃了。這一剃不得了,老人家哇哇大哭。為什么呢?因為老人家迷信,認為這是他的長壽毛:這幾根毛是象征長壽的,給我剃了,這還了得啊?結(jié)果老人家不干了,老人家的子女也不干了,這件事情最后還鬧上了法庭,法官很為難。

你說這件事情里面誰有過錯?實際上誰都沒有大過錯。你當然不能說老人家錯,老人家就這點信念:我這幾根毛留了幾十年了,留著我不生病,我會長壽,你給我一刀就處理了?那不行。小伙子也沒大錯,但錯就錯在沒有按照《弟子規(guī)》中"事雖小,勿擅為"去做,你問一下老人家:您這幾根很漂亮的毛毛是不是需要我?guī)湍o剃了啊?如果老人家說需要,那就一刀;不需要,就給留著。如果這位工作態(tài)度非常積極的小師傅讀過《弟子規(guī)》,知道這個話,多問一句,那么就是皆大歡喜的事了。

《弟子規(guī)》接著提出做子女、做晚輩的都不能私自藏匿東西,但是在越來越重視"個人隱私"的當今社會,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間",用來藏一些小東西,而父母不能隨便翻看。那么"物雖小,勿私藏"還適用于現(xiàn)代家庭嗎?

至于說"物雖小,勿私藏;茍私藏,親心傷",這主要是針對傳統(tǒng)中國合族而居的情況講的。我們知道傳統(tǒng)中國都是大家族,幾房子孫住在一起,大家會共同擁有一些財物,這些財物是屬于大家族的,絕對不是具體屬于某一房,更不是具體屬于哪一個子孫的。這個時候,東西再小,你都不要擅自給它藏起來。如果不注意這個細節(jié)的話,就非常容易造成兄弟姐妹之間的小誤解、小矛盾,久而久之,大家都會形成一個心結(jié)。因為一個小東西,你給藏起來,說又不值得,但時間長了會形成一塊心病。如果一旦發(fā)生大事,就會想:你昨天拿了一把笤帚對吧?今兒少了一頭牛,我看這頭牛也是你牽走的。這樣就會導致家族內(nèi)部產(chǎn)生不必要的矛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