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贏得的實質(zhì)(13)

感動力:贏得一切的根本 作者:張利軍


三、“贏得”只能靠自己

感商TQ理論認為,真正的“得到”在“贏得”,“贏得”的根本在“感動”。

因為“去感動”只能靠自己,所以,從根本上說,贏得或得到也就只能靠自己。

于是,有人便舉手提問:如何解釋在不違反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產(chǎn)生的不勞而獲?比如王位或財產(chǎn)的“繼承”。

還有學生說,我老爸有的是錢,我想要什么他都給買。我不靠自己,僅僅依靠爸爸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這如何解釋?

那兩個問題的本質(zhì)是一樣的:“得到”不靠自己行不行?

我認為不行。

因為提問者又忘“本”了,這當然是指“根本”了。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你必須明白這些結(jié)果得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們吃的、穿的、用的,很多東西都不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但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相應付出通過交換而得到。

對別人創(chuàng)造或擁有的財富、地位等,有些時候你并沒有拿自己的某樣東西去通過交換,可現(xiàn)在,它們變成了你的。表面上看起來是“不勞而獲”,其實質(zhì)仍然是你通過一定的因素贏得的。

我們看歷史資料(或者遍布熒屏的宮廷劇)就會發(fā)現(xiàn),王位繼承有時候也并不是那么簡單、美妙的事,如果國王不止一個王子,再加上叔伯之輩,“爭搶”是何等激烈。

如果我們忽略那份血腥,就以最正常、平和的“立太子”為例,提問者也應該問問自己,為什么在眾多王子中,老國王就偏偏看中了“他”來接班?

假如“他”這個王子不學無術(shù),整天游手好閑、不務正業(yè),拈花惹草、到處滋事,請問國王會不會選擇他作為繼承人?

得到王位,這個過程及結(jié)果不需要去“贏得”嗎?

他不需要刻苦學習?文韜武略?知書達理?一心為公?

那個最后被選中者,一定是深得老國王喜歡的人,他最終贏得了國王的認可。

同樣,父母對子女“伸出的手”,都是無條件給予的嗎?作為孩子,在索取之前,不需要通過點滴積累去贏得父母的認可、贊許以及愛嗎?

假如那是個不知上進還卑鄙下流,目無長輩也絲毫不懂得尊重,如果父母對其索取稍有遲疑便破口大罵甚至拳腳相加的“小霸王”呢?

能否贏得喜歡才是得到的根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