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真誠、付出、不索回報(13)

感動力:贏得一切的根本 作者:張利軍


2、那么,先忽略你那目的,僅僅就“當上總經理”的目標來看,應該沒有什么不好或不妥,關鍵是,你只有怎樣,公司的人們才會認可你、接受你、支持你并心悅誠服地讓你坐上總經理的位置。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們猜猜他的回答會是什么?那如果換了你,你的回答又會是什么呢?

我想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你必須放棄自己原來自私、卑劣的目的,洗心革面,把愿景轉換成“我要讓大家過上好日子,所以,我要爭取當上總經理,這樣的話,我就有更大的空間和自由去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讓公司做得更大更強,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廣大員工的待遇,讓他們過上更加充裕幸福的好生活,并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不是嗎?因為只有這樣,大伙兒才會心甘情愿地讓你坐定并坐穩(wěn)這“寶座”,同時,這位置也可以為你帶來尊重、“你應得的”高額薪水以及相應的好生活。

而且,你還必須真誠地做下去,中途不可動搖或“變心”,因為那樣,你又將回到以前失敗的老路上去。

如此下去,你也會覺得“原來崇高、偉大也很簡單,感覺也很不錯”。于是,“做好人也很好”便深深扎根在你的頭腦中,不知不覺,你也從一個“惡人”變成了“好人”!

所以,確定什么具體的目標都可以,是否能夠贏得它的關鍵,是目標背后的真正目的——你的愿景是否崇高!

“目標”,這個概念本身的含義反映出的實質是,它來自于自我并為自我服務。

正是因為很多人眼睛只盯著目標,忽略或輕視了“贏得一切的根本在于你是否能感動別人;而讓別人對你的所作所為感動的決定性前提,便是你的出發(fā)點、你的目的、也就是你的愿景是否崇高”。這一感商理論的真誠原則,致使自己在去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一切努力的方向和行動的取舍都簡單地指向“如何能達到目標”而不是“如何能實現愿景”。這樣的話,其行為就有可能偏離正常軌道,超出道德規(guī)范,使用一些“非?!笔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