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真誠,不分年齡
不管是《圣經(jīng)》還是《道德經(jīng)》,古往今來的許多偉大經(jīng)典都告訴我們,降臨人世之初,人人本都非常干凈、純潔,就像一張白紙,后天在上面畫什么將來就成了什么。
我也非常同意《三字經(jīng)》中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我不相信一個從小到大一直耳濡目染著真誠、善良、美好的人,會莫名其妙地突然去作惡。
由此可見,良好的環(huán)境對保持純真是何等的可貴。有朋友聽了“感商”理論之后感嘆道:假如人人都具備感商的素質(zhì),那不就像歌里唱道的那樣,“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現(xiàn)實往往不盡如人意,之所以事與愿違,就是因為還有太多的人不具備這樣的意識和素質(zhì)。據(jù)《長江商報》介紹,2008年5月的一天上午,一位女乘客帶著6 歲的女兒上了武漢市42路公交車。當(dāng)班司機沈利發(fā)現(xiàn)孩子身高超過1、2米,要求女乘客為其補票時,女乘客表示拒絕,并稱:“她才6歲半,我每次帶她坐車,從沒買過票?!?/p>
沈利告訴女乘客,按規(guī)定,身高超過了1、2米的小孩都要買票,而且車門邊就有兒童標(biāo)尺,可以帶著小孩到門口測量。此時,小女孩勸說自己的母親:“阿姨說得沒錯,我們就買張票吧。”令人驚訝的是,那位女乘客突然生起氣來,一巴掌打在了小女孩臉上,小女孩號啕大哭。見狀,沈利只好作罷。
42路調(diào)度室工作人員介紹,第二天一大早,這個小姑娘就來到調(diào)度室,在此等候當(dāng)時的司機2小時,并掏出1元錢投入票箱。她說:“阿姨,這是我昨天的車票,我用零花錢補給您。”
感動之余真的很欣慰那一巴掌沒有打掉孩子的真誠——為那孩子感到驕傲。
想想吧,為什么人們會鄙視那“聰明”的母親,而感動于孩子的“天真”?!
真誠,不是掛在嘴上說的,也不是只在心里想的;真誠,就是一個人內(nèi)在本質(zhì)最崇高的具體表現(xiàn)。
成功了自不必說,當(dāng)我們沒有成功時,我們是否更應(yīng)該反思?
“我真誠嗎?”——每個人都必須時時拷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