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輯 鴉片還是香煙(6)

公民心事 作者:易中天


答 因為“以誠信代契約,以道德代法治”的結果,是“法制不健全,權利無保障”。社會只要求人們盡忠盡孝,卻不提供保護。出了問題,就只能由民間用別的辦法來解決,這就需要俠義。你想嘛,暴君不能推翻,貪官沒法打倒,惡人橫行鄉(xiāng)里,咋辦呢?也只能希望有江湖好漢行俠仗義,路見不平一聲吼,或者飛檐走壁,半夜到縣衙取那狗官首級。

問 桃園結義有三個人,為什么成為神的是關羽呢?

答 因為“忠義精神”在關羽身上表現(xiàn)得最突出、最鮮明,他的故事也最精彩,最有戲劇性。比方說,歷史上的關羽是投降了曹操的,《三國演義》又加了一個“華容道”。有這么多“污點”,關羽就可以成為神了。

我喜歡歷史上的關羽,不喜歡廟里的那個

問 為什么有了“污點”,反倒能夠成為神?

答 因為“忠義精神”原本就有問題,有著無法克服的內在矛盾。比如宋江要投降,李逵跟不跟去?跟,投降是不義;不跟,背叛哥哥,也是不義。那么,宋江不投降,行不行?不行!對抗朝廷,是不忠;不為弟兄們謀個出路,是不義。結果,你越是想忠義,就越是不忠不義。你以為那“忠義”是什么好東西呀?告訴你,麻煩得很!

問 但“忠義”又是不能不要的,對不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