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貧民(2)

一路南美 作者:趙崇基


對于一些來自貧窮地區(qū)的游客來說,貧民窟的外貌可能不會帶來多大的“震撼”效果。它有點像香港五六十年代的寮屋區(qū),相比當(dāng)年香港那些主要用木、鐵皮搭成的棲身之所,這些用水泥磚頭砌成的房子,可說“美觀實用”得多。

參觀的路線顯然是經(jīng)過精心安排的,哪些地方可以拍照,哪些地方嚴(yán)禁攝錄,導(dǎo)游都有明確提示。穿過一條又一條的小巷,感覺有點像昔日色彩繽紛的九龍城寨。頭頂?shù)教幨请s亂無章的電線天線,襯托那藍天白云,紅橙黃綠的墻壁,竟有另一種美感。我們唯一到過的室內(nèi)地方是一所義工辦的學(xué)校,走到學(xué)校天臺,有個女人擺了一張長長的桌子,賣自制的手工藝品,身邊的嬰兒車?yán)锾芍€含著奶嘴的小孩。

貧民窟基本上是個自給自足的小區(qū),有商店、學(xué)校、街市,甚至公園。大大小小不規(guī)則的房子像積木般沿著山勢往四方八面堆,好些房子和 Leblon 海邊那些富人“公平”地享有相同的山景與海景。團友中來自歐美的游客大部分是年紀(jì)比較大的,看到那偌大一片窮街陋巷,不時發(fā)出感嘆之聲。帶隊是一個熱情的女導(dǎo)游,戴著一副太陽眼鏡,白色運動帽,穿一件吊帶背心,似乎相當(dāng)享受韓國攝制隊的拍攝。一團人就在烈日下,在可以鳥瞰貧民窟全景的平房天臺上,看著她接受電視臺采訪,她對著鏡頭侃侃而談接近半小時后,才帶我們離開,繼續(xù)行程。

4個小時的行程,看到的自然是浮光掠影。與里約友人聊起,說貧民窟衍生的種種社會問題才是重點。他說即使像他這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都不敢隨便走進這充斥毒品、槍械、黑幫的九反之地。政府不是不想解決,只是束手無策。我在圣保羅市時,友人就不敢把車開進貧民窟范圍內(nèi),只能在外圍繞道而行。

他們說其實現(xiàn)在的貧民窟生活已有所改善,不只有水有電,還有學(xué)校等各種設(shè)施。我們在天臺參觀時,還目睹下面另一天臺的男人赤著上身,悠閑地躺在一張沙灘椅上,喝著酒,抽著煙,旁邊伴著一個灌滿水的小型塑料游泳池,果然有巴西人精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