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六章 亡靈再現(xiàn)(1)

大懸疑 作者:王雁


午夜,十二點,葬狗坡下。

這個時候總是月黑風高,萬籟俱寂,亡靈出沒。蕭錯站在祭祀高臺上,望著格格死去的地方,不言,不語,不動。和他面面相窺的,是一只石犬。

石犬為灰白砂巖質料,通體磨光,帶有基座,在石犬的頸部和背部隱約可見黑白兩色。由此可見,此犬原來應為黑白花犬。通長不足一米,嘴部和耳部均有殘損,前腿并攏前伸,頭部依伏于雙腿之上,后身右側臥,長尾依于后腿,尾尖向后卷曲,石犬細腰,胸部粗壯,腿長爪利,雙眼圓睜,目視前方,雖然構圖粗糙,卻極為傳神,透出一種機警與威猛。在石犬的背后長長地豎著一根祭天神桿,很孤獨地站立在石犬身邊。

耶那村人對狗神的故事,是極其認真的,他們對狗非常敬重,不但不殺狗,不吃狗肉,而且不戴狗皮帽,不鋪狗皮褥子,還把那只以身救主的忠義之犬尊稱為狗神。

耶那村人始源于何處,沒人知道。他們沒有家譜,沒有文字,只靠口述來傳承歷史,至于清朝以前的事情,就沒有人知道了,唯一深陷在記憶里的只有葬狗坡的傳說。

每年祭禮之時,全體村民都會攜帶牛、羊肉、糧食和酒前往祭祀臺,跟著大薩滿,載歌載舞,祭祀狗神,祈禱人畜平安、農(nóng)牧豐收。家家戶戶,會把家里的第一碗新米飯,給家養(yǎng)的狗吃,以示崇狗,敬狗。

由于葬狗坡上森林密布,而古耶那村人祖祖輩輩都是薩滿教的信徒,對靈魂的存在是深信不疑,他們相信有脫離于肉體的精神存在,人死后的靈魂是永存的。信仰薩滿教的人,沒有肉身崇拜的傳統(tǒng),人的肉身來自于大自然,去世了也應該回歸大自然。他們認為祖先的靈魂也需要受狗神庇佑,所以,葬狗坡又是耶那村人世代舉行露天葬的神秘之地。

聽獸醫(yī)說,只要心誠,狗神會召喚出親人的亡靈,與你通話。蕭錯點上兩支蠟燭,獸醫(yī)說:蠟燭是用來判斷亡魂有沒有出現(xiàn),如果家里人來看你,即使沒有風,燭火仍然會搖晃。這個時候,蕭錯不得不什么都信。他只想讓格格出來,告訴他,那個兇手是誰?

燒紙,呼喚,上香,沒動靜。畫符,運功,倒酒,沒反應。那再試試……夜,很靜,能聽到身上冒汗的聲音。霧水摻和著冷氣,順著他的脖子,流向脊背。他能感到,有一股陰氣襲來。他也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四周安靜得過分,一輛途經(jīng)的車輛也沒有。

蕭錯仔細猜想,薩滿一詞系通古斯語,意為興奮、不安和狂悖的人,在《宗教詞典》中解釋其原意為“因興奮而狂舞的人”。薩滿具有超自然的神力,是溝通人間和神靈世界的使者。成吉思汗曾十分信仰薩滿教,其每逢出征作戰(zhàn),以及作出重大決策時,都要請薩滿占卜。

但有一點,不能忽略,薩滿是通過跳神活動,達到的激動、昏迷形態(tài),產(chǎn)生超乎自然的神力,同各種神靈直接交往,不論是為患者跳神驅邪治病,為求者占卜預見未來;為祭神祈求生產(chǎn)獲得豐收,為本氏族消除災禍。還是為婦女求子、為死者送魂而舉行的跳神、祭神儀式,基本都是在薩滿癲狂而激烈旋轉的舞蹈中進行。而今,娜仁薩滿為什么要讓他在這里安安靜靜地祭祀呢?問題非常尖銳,也非常難以理解,這絕對不符合薩滿教的潛規(guī)則。

就在這時,燭火,突然動了,瞬間熄滅。凄慘的陰風,從他腳下旋起,那一絲振顫,像是幽冥世界的回聲。還有沙沙的腳步聲,在樹林回蕩。蕭錯屏住呼吸。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