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0后集眾“奴”于一身(1)

80后的迷思與出路 作者:呂靜霞


與房奴、車奴、卡奴新生名詞相伴而來的還有“孩奴”,用來形容80后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打拼、為子女忙碌、為后代賺錢,而失去了自我價值體現(xiàn)的生活狀態(tài)。

如今,許多80后家長自己省吃儉用,但對孩子的物質(zhì)和精神生活,卻傾向于高消費,出手特別大方,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心甘情愿地當(dāng)起了“孩奴”。為此,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費,不敢輕易換工作,每天生活在非正常狀態(tài)。

很多家長把養(yǎng)孩子的投入稱為“無底洞”,從0歲到6歲的學(xué)前階段,奶粉、尿布、輔食、早教、醫(yī)療、玩具、衣服、保姆、保險,每一項都是不小的開支。算下來,很多人都達到了五六萬元,甚至有的人表示光早教就每月花費萬元。

生于1982年的小張月薪5000元,老公月薪上萬,基本也屬于高收入階層,婚前過得還挺滋潤的,想買什么買什么,生活中從來不難為自己。自從孩子出世以后,兩人頓時感到肩上的壓力重了很多,甚至有的時候捉襟見肘。小張無奈地表示,自己如今就像蝸居里的海萍一樣,每天一睜開眼,就有一串賬單蹦到眼前:房貸1600元,保姆吃我的喝我的,月薪1900元,伙食費一個月1000元,停車費、油費每月1000元,孩子奶粉錢每月500,好一點的尿布也是100多一包,每個月開支最少6000多,還不包括買衣服、娛樂、人情往來等消費。孩子出生以來,他們每個月實際開支10000元,占了兩人收入的一多半。

孩子已經(jīng)3歲的年輕媽媽小徐說:“我現(xiàn)在每個月的房貸1200元,女兒上幼兒園一個月800元,上鋼琴班800元,奶粉一個月400元,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支出,比如衣服、玩具之類的,花費也不少。現(xiàn)在養(yǎng)孩子最怕就是生病,前一段時間女兒感冒咳嗽了一星期,又引發(fā)了支氣管炎住院一星期,就花掉了幾千塊錢。就算沒有其他的支出,保守估計的話,每個月沒有2500元也是打不住的,這樣算來一年就要花掉二三萬塊錢?!闭f到這兒,小徐感慨道:“養(yǎng)一個孩子比供一套房子難多了?!?/p>

幾年前就有專家計算出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養(yǎng)大一個孩子的花銷大概在50萬元左右,然而根據(jù)家長們在網(wǎng)上曬的各項育兒花費計算,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這個數(shù)字。在如此巨大的經(jīng)濟壓力下,不少80后表示不是不愿意要孩子,實在是要不起,甚至有很多人患上了“孩奴恐懼癥”。

生育消費

如今,生育一個孩子就需要四五千甚至上萬元不等。北京的許多醫(yī)院,尤其三級甲等醫(yī)院生個孩子的費用較20多年前漲了上百倍。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人們生個孩子只要幾元錢,80年代四五十元,90年代則要兩三千元,現(xiàn)在已上漲到四五千元,飛漲的程度讓人咋舌。

以下是剛生完寶寶的趙女士在北京一所三甲醫(yī)院從孕期檢查到分娩的全部賬單:懷孕3個月時,在醫(yī)院建卡,檢查一次費用將近100元,另需要一次交付驗血費用800元;懷孕四五個月時,檢查一次30元;懷孕5個月以后需要每個月檢查一次,每次二三十元;懷孕六七個月時要做一次B超,花費30元左右;懷孕八九個月,每周檢查一次,每次20元左右。加上其他檢查以及懷孕后服用的各種營養(yǎng)品,住進醫(yī)院前至少花了3000元。

住院后,因為趙女士是順產(chǎn),各項費用加在一起,共計花費4000多元錢;而與她同一產(chǎn)房的另一產(chǎn)婦是剖腹產(chǎn),藥費、床位費、治療費等加在一起,住院期間花了6000多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