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我們談理想可以像童話故事一樣自然和興奮,想當科學家、解放軍、工程師……而我們長大后的理想又是什么呢?80后還能有理想嗎?曾經看到80后一簽名:別跟我談理想,戒了。房子、車子、票子……連基本生活都難以保障的我們談理想越來越感到是一種奢侈,甚至成了一種抬不起頭的笑話。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的理想能堅持多久,連自身溫飽都成問題的我們哪里還敢談“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心系天下的理想?
80后的我們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很不容易了,工作還只是第一步,房子買得起嗎?沒房子,戀愛都不敢談,還談什么理想?80后所面對的不像70后,工作可以分配,房子也可以分配、集資,邁向三十門檻的我們生活得確實不易,沒錢買房、不能結婚、不能再以年輕人自居;生活中的我們每天為五斗米折腰,遠沒有在校時那樣生龍活虎,即便瀟灑地流浪也不過是美麗的泡沫……我們也曾夢想有屬于自己的大房子,開著品牌轎車上下班,過著愜意的小日子,但實際情況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當房價已經高到離譜、全民炒房時代來臨時,誰來安放我們這代人的一張婚床?當人與人在地鐵里肌膚相親、對面老兄嘴巴里的包子餡還沒咽下去時,我們還能定義50厘米是安全距離嗎?當偌大的城市里,我們80后孤傲卻痛苦地過活時,誰知道我們脆弱的內心其實很需要安慰?
剛剛走上社會時我們也曾豪情萬丈,但如今我們的熱情卻在被現實日漸消磨著。我們的內心充滿了迷茫和煎熬,不知該怎樣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正像一位網友在個性簽名中所寫到的:“我就像一只趴在玻璃板上的蒼蠅,看到的是一片光明,但卻找不到出路……”
看我們的周圍,大多數80后蝸居族、蟻族身上都有這樣的心理:患得患失,害怕外面陌生的世界,害怕失業(yè)的危險,心靈變得越來越敏感和脆弱。不僅蝸居族、蟻族有這個問題,就連那些已擁有居所、在外人看來很光鮮的80后“白領”上班族,在不經意間也會流露出這樣的迷茫和焦躁不安,于是喜歡折騰自己,但沒有明確選擇的行動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瞎折騰,心態(tài)不僅逐漸地疲憊和懶惰,整個人也沒有了銳氣和精神氣。
還有從農村走出來的80后,他們雖然享受到了社會發(fā)展帶來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城市生存的壓力,他們創(chuàng)業(yè)沒有好的人脈關系,沒有資金的支持,只有一腔熱血,全是靠同學、朋友來支持事業(yè)前期的發(fā)展,而他們的同學、朋友也和他們差不多,能幫助最多的還是精神上的鼓勵,這類80后活得最累、最迷茫。
這種狀態(tài)確實是很可怕的,如果80后不能趁著年輕盡快找到迷茫的根源、走出蒼蠅人的現狀,沖出困惑、走出迷霧,找到自己的奮斗方向,就會造成10年后的恐慌、20年后的掙扎,甚至一輩子的平庸。因為它會慢慢地吞噬我們的斗志,甚至讓我們對未來感到絕望。只有當我們知道了該如何去做的時候,現狀才會如同玻璃一下被打破,我們才能振動翅膀飛向有光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