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如果只是滿足于自己眼前唾手可得的那些東西,或許也會感到快樂,但這種快樂是低層次的、短暫的,因為你沒有參與獲得的過程,也就享受不到其中的樂趣。所以,我們的人生中不應該僅僅滿足于有所得,更應有所求,從追求的過程中獲得更高層次的快樂。
有這樣一個故事:
某天的一個傍晚,一個年輕人心煩意亂地走到懸崖邊。
他覺得生活無聊而且平淡,一顆年輕的心已經(jīng)不愿再負擔人世的孤獨和艱辛。他感到周身的血液如禁錮在壇子里的葡萄酒,有一種要急切打破這壇子的沖動。于是,他輕輕地把腳凌空提起,準備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
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獨特的聲音傳來,幽幽的、斷斷續(xù)續(xù)的,悲傷而真實。他不禁側(cè)耳屏息靜聽,噢,那是嬰兒的哭聲。
原來,即使在這荒山野嶺,生命依然高高在上。頓時,一種前所未有的激動向他洶涌而來,他一把推開誘他自殺的死神,循著啼聲向燈光奔去。
那是他命運中最耀眼的一次閃電。正是這一聲啼哭不僅挽救了他的生命,也成為他人生中一個關(guān)鍵的轉(zhuǎn)折。數(shù)年后,他的偉大作品如春雨般灑落俄國、灑落全世界。
他就是屠格涅夫。
很多不快樂的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他們放棄了追求。他們不像那些有追求的人一樣,有著明確的目標,非常清楚如何安排生活。那些沒有追求的人每天睜開眼睛總是懷疑地自問:我究竟要干什么,這種漫無目的的空虛讓他們根本快樂不起來。
我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對一切都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他們總是感覺百無聊賴,在工作中他們得過且過,在生活中他們消極倦怠,這樣的人滿足于自己目前所擁有的,他們的人生無所求,因此他們無法獲得快樂。即使一個人一輩子有錢、有權(quán)、有名、有利,卻沒有追求,那么,他也不會有快樂。
有一個發(fā)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故事:
有這么一對農(nóng)民,由于家境窮困,所以去城里打工賺錢,丈夫替一家純凈水公司送水,妻子在街頭賣報,每天晚上夫妻倆回到住處時,總要爭先恐后地介紹各自取得的“戰(zhàn)果”,在他們心里,每向客戶送去一桶純凈水,每售出一份報紙,都會有一份成功的欣慰,一份收獲的喜悅。后來有一天,丈夫因為買彩票幸運中了大獎,他們不再送水,不再賣報,整天逍遙自在,無所事事,過著令人羨慕的悠閑生活。然而時間一長,夫妻倆卻常常感到惆悵迷惘,若有所失,心中很是空虛,再也找不到過去那種快樂的感覺了。
有所追求才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人生的快樂,也往往體現(xiàn)在對生活目標的奮斗和追求之中。通過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才會使自己品味和感受到快樂。正如美國科學家愛因斯坦所說:“真正的快樂,是對生活的樂觀,對工作的愉快,對事業(yè)的熱心?!?/p>
相傳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有幾個年輕人四處尋找快樂,卻苦無收獲,于是便向哲學家蘇格拉底求教。蘇格拉底笑著回答:“如果你們幫我造一條船,我就將獲取快樂的辦法告知?!蹦贻p人一聽,非常高興,便安下心來造船。那時造船很不容易,幾個年輕人找來造船工具,鋸掉了一棵高大的樹,然后一點點把樹干挖空,足足用了49天時間,終于造成了一條獨木船??粗约盒燎谂Φ某晒贻p人的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蘇格拉底乘機問大家:“孩子們,你們快樂嗎?”年輕人興奮地回答:“快樂極了!”蘇格拉底說:“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一個明確的目標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到?!?/p>
人生就像爬山,當你爬上一座山后,登高望遠就會發(fā)現(xiàn)還有更高的山等著你去攀登。人生的追求是不能停止的,一旦停止,已有的快樂就會消失,要一直擁有快樂就必須不斷的有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