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專家談錢德勒作品(6)

漫長的告別 作者:(美)雷蒙德·錢德勒


下面請牟森先生。

牟森:非常感謝新星出版社出了這么一套漂亮的錢德勒的全集。我算是錢德勒的比較,跟謝社長差不多的一個比較迷。因為我看得比較多好萊塢的經(jīng)典的老片,也就是黑色電影。那么這個馬洛的形象,亨弗萊·鮑嘉他簡直就是化身了,包括他的聲音,說話的語調(diào)就是那個樣子。我實際上最早買錢德勒的全集是03年在廣州,在天河圖書城買了群眾出版社出的5本,其中包括傅先生的兩個譯本。當時還同時買了4本上海譯文的紅色收獲什么的。包括還有另外一個作者,我也非常喜歡,就是寫雙重賠償?shù)脑髡摺.斎诲X德勒是后來的,就是等于是對他們有超越,而且是在文學性上確實有所不同。

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個,就是錢德勒小說給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有三點,一種是他的這種城市。另外一個就是他的這種,一個男人在城市里邊的孤獨感和這個失敗感。我印象特別深,這個娜斯有一篇文章講到,其實有一個作家感覺娜斯也講到,中國作家跟錢德勒是有傳承血脈的就是王朔。有一年王朔去洛杉磯訪問,他描繪了一個圖景。他說王朔一到洛杉磯就看著那個城市說了一句話,他說這是錢德勒的城市。去過洛杉磯的人都會對他這個話有體會,就是對錢德勒筆下描寫的。

王朔有一個長篇叫《玩得就是心跳》,我覺得在敘述上,甚至在很多場景的上面有很多錢德勒的味。洛杉磯這樣一個城市,確實是讓人有孤獨感。錢德勒這個一個男人在城市里邊的失敗感體現(xiàn)在,其實他有一個名言,就是在窮街陋巷里面一定要有一個人來挺身而出維護正義。我想他這種小說這種獨特的味道,就是可能來自于這個方面。其實他推理和偵探,最后不是他的重點,阿城老師也寫過這個東西。就是錢德勒有一種特別的味道,而這種特別的味道是跟洛杉磯這個城市是一個,是非常非常有關系的。他不是紐約味,他一定是,像《800萬種死法》的作者是紐約味,但是錢德勒的小說一定是洛杉磯味,這個也是給我印象特別深的。

而且他每次這樣的一個,這么一個男人的形象,其實錢德勒小說我感覺他其實契合到中國剛剛城市化的這種心情,這種混亂,這種所有的東西都在城市里邊。就是像北京,比如已經(jīng)有地下的感覺了,就是黑暗的那部分它是出現(xiàn)了。以前中國的城市里面是沒有這部分的。我覺得這個東西是錢德勒,而且我感覺到他應該會有更多的讀者共鳴的一個地方。

再有就是確實這一套書,對于我,我作為一個讀者,作為一個喜歡錢德勒的讀者,新星這套書確實我是愛不釋手,確實是真的太漂亮了。跟止庵老師和謝社提一點小小的,一個是覺得一個特別的好,就是我注意到這本書的注釋做得特別好,非常細,就恰恰在一個你不明白,然后你需要明白的那個地方,然后做足了這種注釋。我小小的不滿足,是剛才聽謝社介紹這個封面設計下了這么大工夫,有60多稿,我恰恰對出現(xiàn)的人,就是這個小圓帽有兩個感覺。一個有點福爾摩斯的感覺,有棱角的氈帽,很美國味道。另外一個,他這個衣服如果是一個美式的軍用風衣,可能更加馬洛,這個還是有點太英國紳士了。

就是非常非常感謝新星。

止庵:牟森先生說的太好了,這個封面是謝社長自己一人弄,確實別人都不能再一詞,我也沒有辦法。那么我覺得,剛才牟森先生說得真是非常好,我覺得錢德勒他,就是馬洛這個形象,他實際上他是一個,我覺得他是一個過渡的形象,既不是一個非常新的人,也不是一個非常舊的人,正好跟現(xiàn)在人精神狀態(tài)很契合。他實際上非常有善心,經(jīng)??梢圆灰X,經(jīng)常可以要很多錢。錢德勒的主人公非常有意思,每本書里面都不只一次被打,被打昏過去。而且他棄而不舍的事情往往是道義上的事情,他又是一個有點冷酷,甚至有點過的這么一個人,他又有點玩世不恭,又有很多幽默。其實這個書的對白,我覺得他作為好萊塢編劇可能有關系,他在對白里面有很多調(diào)侃的,消遣的這種解構的東西,跟咱們現(xiàn)在的精神狀態(tài)其實很契合。我覺得村上春樹比他應該陰柔的東西還多一些,村上春樹他可能缺這一面,他更喜歡這個。我覺得有可能是這個原因。但是村上春樹也有很迷茫的,飄忽不定,這個很相近。但是村上春樹我覺得他不太適合城市作品,其實他的城市味倒不像錢德勒那么重。一提到錢德勒,就能想到夜晚,想到陰影,想到昏暗不定的燈光,想到牟森你剛才說的行頭。我覺得這些東西一提到這個人就會想到這個東西。我覺得村上春樹跟他還是一個互補的東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