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與音樂學院的狹路相逢
九月中旬的北京仍然驕陽似火,一點兒也不給自然規(guī)律面子,絲毫沒有秋日的氣息。相反,夏日的太陽像是要最后證明一下自己的熱情,瘋狂地炙烤著大地及大地上的萬物。
容納不足一千人的八達嶺軍訓基地上第一次破天荒地迎來了兩個學校的新生軍訓,國立戲劇學院和音樂學院。
國立戲劇學院的學生五百人,音樂學院剛過四百,可見藝術院校招生數量之少,僅僅相當于普通類大學一個專業(yè)的新生數量。
兩所頂尖級藝術院校,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與風格,可謂是狹路相逢。
于是,訓練場上、食堂里都成了兩所院校相逢的狹路。
每次吃飯前,按照部隊的規(guī)矩,每支隊伍都要唱那首《團結就是力量》,也就是這首《團結就是力量》成了兩所院校較量的開端。
音樂學院的表演系為“聲樂表演”,為“美聲唱法”。
國立戲劇學院的表演系為“戲曲表演”和“影視表演”,拋開這“影視表演”不說,單單“戲曲表演”班的同學,大多數都是自小就唱京劇的。
所以,無論是“美聲唱法”還是“京劇”,到了今天大家都有十幾年的功底了。于是,每到“團結就是力量”的時候,兩支隊伍就彼此虎視眈眈。
其實,最初時誰也沒有在意這些事情,只是知道這個軍訓基地有這么兩所藝術院校一起訓練,也不知道這《團結就是力量》是哪支隊伍開始唱的,反正唱著唱著就只覺得對面那支隊伍聲音格外嘹亮,于是就彼此對視,之后較量便在這一浪高過一浪的歌聲中展開了。
王響她們雖然不是表演系,但每次較量的時候也都可勁兒地唱,扯著嗓門高聲地喊。
這時候總能看到兩個年輕的教官看看對方的隊伍,然后遠遠地詼諧而無奈地彼此對視一下,偶爾還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在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