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愛情的故事(24)

愛情心理定律 作者:徐圓凱


“物質是基礎,感情可以培養(yǎng)”這句話可以改為“感情是基礎,物質條件可以慢慢積累”。從最終意義上說,我們要獲得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滿足。如果物質、感情都能滿足,那是最佳狀態(tài)。但是如果兩者只能選其一的時候,不要僅僅因為物質方面的考量而放棄自己的愛的原則,任何條件都不足以讓我們以自己的幸福作為代價。

麗英:我覺得物質和情感兩方面都非常重要。感情和睦固然重要,但經濟條件也不可缺少,這會影響到夫妻關系。我身邊也有一些關系差的夫妻,整天為了錢吵架。如果經濟方面寬裕了,他們的矛盾應該會減少一些。

凱凱:關系差的夫妻所吵架的內容是方方面面的,既有大事,也有小事;有經濟方面的,也有對某些事情的態(tài)度和處理方式。因為很多事情都牽涉到錢,所以經濟問題看起來似乎成為一個焦點。但是實際情況是,許多夫妻一路走來,雖然經濟條件不斷改善,但雙方的關系卻絲毫沒有得到改變,有的甚至成為分手的導火索。

愛情心理定律告訴我們,夫妻之間除了外在的吸引與平衡,更主要的是雙方內在的吸引與平衡,而這一些內在的吸引與平衡主要和雙方的心理學指標有關,那么假如一對夫妻因為物質的利誘而走到了一起,而不顧彼此之間的關系是否融洽,那么雙方的關系很難維持在一種愛的水平上。愛情不是靠時間培養(yǎng)出來,時間并不能改變一個人的心理學指標。讓我們想一想,如果愛情是由時間堆積簡單培養(yǎng)出來的,那么它一定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物質和感情兩者皆有的情況當然不必說,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是,感情優(yōu)先還是物質優(yōu)先?當這一選擇擺在人們面前的時候,也是對人們的一種考驗。

鄭女士:如果劉波和那位醫(yī)生最終結婚,他們又會形成怎樣的夫妻關系?也許他們會很平淡地在一起生活,但是到最后哪一對夫妻不是平平淡淡的呢?

凱凱:如果劉波和那位醫(yī)生結婚,由于他們的智力類型處于同一象限,他們組成了同屬型的夫妻關系,彼此的吸引以及志同道合的程度都很低。同屬型的夫妻是指雙方在個性吻合的前提下,雙方的智力處在同一象限的夫妻。同屬型夫妻的關系不是用平淡來描述,而是要用冷淡來描述。彼此根本不相愛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滋味可想而知。同屬型夫妻的數(shù)量非常少,人們似乎都不愿意選擇和自己的智力狀況過分相似的人作為終身伴侶,并且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在有意無意之中成功地避免這種情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