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沮喪,我讀過的最形象的描述來自簡·羅伯茨賽斯書①中的一本:很簡單,沮喪是一種無力感的產(chǎn)物,即你感覺自己無力改變現(xiàn)狀,感覺自己被生活套牢了。如果你也有同感,那么,你要采取的第一步就是,面對它或者承認它。接著你要開始意識到,你很強大,你只是暫時喪失了一點動力而已。這就好比是騎自行車,你得一直蹬腳踏板車子才能保持平衡。我知道,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尤其當你身處充滿壓力或挑戰(zhàn)的環(huán)境中時更是難上加難,所以,我的建議就是,邁出第一步,在你人生中讓你感覺最為困擾的領域,強迫自己作出改變。如果感覺孤單,那就去商場(或任何地方)逛一逛,面帶微笑,尋找友善的面孔。你不用和任何人交談,只需走一走,讓自己動起來。
如果某事令你傷心不已,初步恢復可能需要你獨處一段時間,之后,你就要開始鼓勵自己專注于其他的事,比如去新的地方,嘗試新的事物,讓自己動起來。開始時這可能會很難,可是,忍受悲傷或者痛苦比這個還要難。只有對此采取行動,你才能讓這些情感慢慢消退。要始終盡力去做自己能做到的事。你可能沒在商場里遇見某人,但在路上,你看到了一張廣告牌,上面刊登著你感興趣的活動(這就是人生充滿神奇機緣的范例,只有采取行動,你才能遇到這樣的機緣)。讓自己忙碌起來,比如重敘舊誼,或者重拾過去喜歡的運動或游戲,擴大交際圈子,收獲你此刻想象不到的友情和經(jīng)歷。最棒的一點就是,在做著各種力所能及的事情時,你也在縮小其他所有奇妙的想法與你之間的距離,這些想法有望成為你人生中的現(xiàn)實。當然,如果你們之間的距離過遠,比如你坐在家中等待奇跡出現(xiàn),最終你是很難如愿的。
憤怒
憤怒與沮喪很相似,因為它來源于一段時間內(nèi)你所感知到的力量或控制權的喪失。你以一種被動的沮喪感應對現(xiàn)狀,在這些感知出現(xiàn)時不采取具有建設性的做法,而是一直放任自流,直至最后一刻才奮起反擊。憤怒的人是你,產(chǎn)生的后果當然也得由你承擔,比如,身心健康受損,人際關系中摩擦或壓力增多,最初的紛擾未獲解決。表達憤怒之情的初衷往往是改正或者糾正某一局面,但最終卻適得其反,這一點既令人悲哀又充滿了諷刺意味。
憤怒會惡化你的處境,不管你在生誰的氣,它都會讓你的人際關系變差。憤怒具有破壞性,因此要特別注意一點,憤怒應予以疏導和解決,不可強壓怒火。強壓的憤怒一定會再次爆發(fā),并且由于此前的壓抑,一旦爆發(fā)起來,只會一次比一次猛烈。另外,感受了憤怒的整個過程后,你就可以逐漸地了解它。如果你在生另一個人的氣,并且不能避開他,或許你可以作這樣的理解:他已經(jīng)向我展現(xiàn)了他最好的一面,不管在我看來他最好的一面有多么差勁,畢竟他目前也就這么大的能力了。
你要認識到,你憤怒的源頭不是其他的人或事,而是你自己。他們一直好端端的,這時你出現(xiàn)了,并且基于信念作出判斷—正是在這一刻怒火才被點燃。如果你不出現(xiàn),也就不會產(chǎn)生任何憤怒。你可能覺得,你發(fā)火是有理由的,可是,如果你繼續(xù)怒火中燒,這對你又能有什么好處呢?你應該努力改變想法、信念和感知,力求避免以憤怒表達情感,同時,盡可能不要強壓怒火。
悲痛
悲痛或許是所有感覺中最糟的一種,它的誘因往往是失去,比如某人去世。這種情感會讓你萬念俱灰,可是,這種情感是每個生命都要面臨的,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克服的。時間是治愈悲痛最好的藥方,并且,允許自己感受悲傷是療傷的一部分。療傷之后,大家需要共同努力,重返生活軌道。
與所有不快樂的情感一樣,悲痛也源于局限性信念,這條信念告訴你,失去是永恒的,永遠無法再見??墒牵鳛橐粋€永恒的靈性存在,你應該能體會得到,沒有什么失去會是永恒的,不存在所謂的永別,也不存在絕對的分離,這些都是虛幻不實的。你會與所愛的人重逢的,很快就會。與此同時,你仍然擁有生命的禮物,仍然擁有這個無價的機會去生活,去愛,去笑。你仍然在時空中排著宿命的長隊,生活仍然在繼續(xù)。你會“被落下”毫無疑問意味著,你仍然有一些事情要做。
我叔叔曾說過,“烏云是遮不住太陽的”,盡管這種悲痛有時看似無法逾越,但事過境遷,你根本無法想象你當時會把事情看得這么慘。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如果有一天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一定要堅持下去,會雨過天晴的。
負罪
負罪,和人類對“罪”下的定義一樣,它的目的只應是教育,而不是懲罰人類。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是為了學習,而不是事事處處都要盡善盡美,不管你做錯了什么,你的任何“罪”都不會也不曾剝奪你的神性。你所做的一切也不會阻止宇宙“無限的愛”照射在你的身上。犯錯時,把吸取的教訓鐫刻在你的記憶中,讓同樣的錯誤永遠不要再犯,同時,滿懷希望并且樂觀地期待未來。
喜悅和快樂
謝天謝地,并非所有的情感都是不快樂的。喜悅和快樂這兩種情感象征著你通過吸取的教訓取得的進步,此前吸取的教訓引導你實現(xiàn)了平和、包容的心態(tài),它讓你對事物產(chǎn)生了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上的愉悅感。無論明顯與否,這兩種情感都是你面對并戰(zhàn)勝痛苦和挑戰(zhàn)取得的成果。舉個例子,你可能認為,在夏威夷度假是你的終極目標,它會讓你快樂;你甚至可能認為,讓你快樂的是它美麗的風景、放松的氛圍和完美的天氣。然而,你實際感受到的卻是你堅持和應對早前甚至很多年前某個人生挑戰(zhàn)所獲得的成就感,正是這種成就感讓你決定前往一個田園風情的度假勝地。只有不斷地與長期以來一直被你忽視的挑戰(zhàn)和恐懼打交道,在努力過上夢想生活的旅程中,你才能成長并獲得動力。
隨便問問住在夏威夷的人,他們都會告訴你,“夏威夷只是一個普通的地方”(盡管風景的確很美)。可見,喜悅和快樂并非源自于現(xiàn)實世界中的某個“地方”,而是源自于內(nèi)心。當你駕馭了你的感知之后,它就會產(chǎn)生。
淘金
情感是一串串珠寶,每一串珠寶都蘊藏著有待你吸取的教訓,與情感打交道時,它的教誨將向你揭示隱藏于幻象背后的信念。與情感打交道首先就意味著,你要去感受它。只有這樣,你才能逐漸理解它在你人生中的存在以及它帶給你的智慧。如果你正在經(jīng)歷某種令你受傷或者分神的情感,那就找到它的源頭,它的根源,即引發(fā)這一情感的局限性信念,并開始理解你尚未領悟的事。這就好比是在花園里拔草,除非你想讓它再長出來,否則你肯定不會只剪草尖。相反,你會把它們連根拔起,徹底清除。
如果壓抑情感,它就會像大壩后面的水一樣越漲越高,因為想法一旦產(chǎn)生,就會尋求它在時空中的顯現(xiàn)。如果屢屢不能如愿,它最終將憑借壓抑已久的力量闖入你的人生,這股力量非常強大,突然闖入勢必會打破你內(nèi)心必要的平衡,讓你無法以正確的視角看待人生。這股力量會扭曲你對所處“現(xiàn)實”的看法,在它面前,你毫無招架之力,接下來你很可能就會做出極其離譜的反應。
壓抑情感好比是無視家里正在冒煙:你不肯承認,你內(nèi)心的信念是不快樂情感的根源。承認這些不快樂的感覺吧—你就是它的起源,理解了它的存在之后,你就會懂得,只有你才能將它釋放或者取代。你可以改變你的感受,但必須得從內(nèi)心尋求改變。采取行動,并且牢記,你生活在一個完美和公平的世界里,僅當你為接受改變、實現(xiàn)更深層的理解、繼續(xù)成長、獲得更多快樂作好準備時,世界才會作出回應。
不要壓抑你的情感,同時,也不要讓自己沉迷其中。流動是情感的自然狀態(tài),它來來去去,如同大海中的潮汐。讓它順其自然地流淌,你將發(fā)現(xiàn),它為你的人生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即它一直在以完美的“劑量”完成自我治療和洞察。
擁有不快樂的情感不一定意味著,你必須立刻深入探究你的信念。事實上,除非你真的快要被它壓垮了,否則,僅僅去感受它往往就可算作一種療法。只是有一點,感受情感完全不同于沉迷。如果你沉迷于情感中,就等于是把權力交給了它;這樣一來,不快樂的情感只會越來越多。正如快樂會產(chǎn)生快樂,悲傷也會滋長悲傷,這種情形不僅會發(fā)生在人群之中,也會發(fā)生在你的內(nèi)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