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保持個性,因為獨特就是優(yōu)勢

18歲以后要上的人生覺醒課 作者:李問渠


  

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各有各的優(yōu)缺點。如果所有人的優(yōu)缺點都一樣,那世界就沒有了生機。所以,如果你有自己的特點,就不要隨意為了誰而改變它,哪怕對方認為這不好,也沒必要改,否則你就不是你了。

其實,當(dāng)我們檢視自己的DNA時,會發(fā)現(xiàn)和黑猩猩并沒有太大的不同。但卻正是因為這微小而又微妙的差異,徹底改變了世界,讓我們成為“人類”。

即使是普通人,也能看出類人猿——大猩猩、黑猩猩、猩猩與人類是多么的相似。除了它們身體的某些部分過大和長有更多毛發(fā)之外,即便是小孩子都能看出它們的身體與人類實在是很像??茖W(xué)家在幾十年前就得出結(jié)論:黑猩猩是人類的近親,其基因大約有98%~99%與人類相同,而這1%~2%的極細微基因差異卻散布于整個基因組,是所有其他差異的根源。農(nóng)耕、語言、繪畫、音樂、技術(shù)以及哲學(xué),所有這些文明成就將人類與黑猩猩截然分開,并使穿上西裝的黑猩猩看上去那么滑稽可笑。

生活中,一味地模仿之所以不可為,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抹殺了個性。同為名山,華山險,泰山雄,黃山奇,峨眉秀。這就是不同的個性。

山如此,人亦然。畫家的個性揮灑在作品的線條里,詩人的個性傾注于作品的感情里,音樂家的個性融合在作品旋律里……

事實上,保持自身的個性和尊重別人的個性同樣重要。不能保持自身的個性是一種“懦弱”,不能尊重別人的個性是一種“霸道”。

曾經(jīng)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人教育自己的兒子說:“你的一言一行,都應(yīng)當(dāng)效法你的老師。”一天,兒子遵照父親的吩咐,伺候老師吃飯。結(jié)果老師吃飯,他也吃飯。老師喝水,他也喝水;老師側(cè)身,他也側(cè)身。老師看見了,忍不住笑了,放下碗打了個噴嚏,這個孩子無法強迫使自己也打噴嚏,只好鞠躬向老師道歉說:“老師的這種妙處,學(xué)生實在是難學(xué)啊?!?/p>

這只是一個笑話,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又有多少這樣的人呢?他們不顧自己與別人的種種差異就照搬一切。到最后突然發(fā)現(xiàn),怎么自己還是不行?太多本來有棱有角的人經(jīng)家庭、學(xué)校、社會步步地改造,最后都淪為平庸之輩。

一個企業(yè)、一個部門,都有它的文化。如果我們不能融入這種文化,就不能為大家所接受,就必然會帶來很多摩擦,遇到很大阻力。但是,我們又都是獨立的、完整的人,不應(yīng)該成為別人的復(fù)制品。因此,保持自己的特色也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不要因為自己與眾不同而覺得惴惴不安,那恰恰就是你特別的地方。成長的過程的確需要不斷學(xué)習(xí),需要不斷完善自我,但這不是盲目的模仿,而是要懂得學(xué)習(xí)他人的長處,同時也要保持自己的個性。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里卻高舉著一張面值為20美元的鈔票。

面對會議室里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只只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當(dāng)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zhǔn)許我做一件事?!闭f著,他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后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么,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么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腳,并且用腳碾它。然后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臟又皺。

“現(xiàn)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jīng)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并沒有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們會無數(shù)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你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fā)生什么,或?qū)⒁l(fā)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骯臟或潔凈,衣著整齊或不整齊,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jié)交的人物,而是取決于我們本身!你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也許一個人的個性不合乎“潮流”,卻合乎生活本身。為了追趕“潮流”而改變個性,那不過是做了一篇虛情假意的“文章”而已。潮流總是不斷地在改變,你的文章難道也要一次次重寫嗎?

狹隘的人總要扼殺別人的個性,軟弱的人總要改變自己的個性,堅強的人則習(xí)慣自然袒露真實的個性。

當(dāng)下的覺醒

你就是唯一,你和別人不同,你要始終認為,你是最好的,你能成功,你的成功取決于你自己所使用的方法,用心才能讓成功無處不在。

莊子“順人而不失己”、“外化而內(nèi)不化”的做人原則啟示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外柔內(nèi)剛、外圓內(nèi)方,從而保持獨立的個性人格。當(dāng)今社會,由于人與人的社會聯(lián)系和社會交往日益密切,每個人的個性獨立和個性自由意識不斷增強,我們?nèi)阅軓那f子的為人之道中得到啟示,使自己與他人、個人與社會減少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營造出和諧共處的人際環(huán)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