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日本日立公司又將這項決策實施到4000多名管理干部頭上,但是不同的是,對他們實行了幅度更大的削減工資措施,以使他們也產(chǎn)生憂患意識。
同年4月,日立公司又將所錄用的工人上班時間推遲了20天,這樣不僅使新員工一進入公司便產(chǎn)生了憂患意識,產(chǎn)生一種危機感、緊迫感,同時也讓其他老員工加深了憂患意識。
日立公司采取的這一系列管理措施,看似不僅沒給公司節(jié)省經(jīng)費,反而有浪費人工資源的嫌疑。但是就是這一套措施,誘發(fā)了公司新老員工共同的憂患意識,同時也激發(fā)了大家共同的工作熱情。在此之后,大家工作得更加努力了,而公司也很快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業(yè)績。1975年3月,日立公司的結(jié)算利潤只有187億日元,比1974年同期減少了三分之一。而實施憂患意識管理之后,僅僅過了半年,它的結(jié)算利潤便翻了一番,達到了300多億日元。
順利的境遇,優(yōu)越的地位,富足的資財,舒適的生活,似乎是每個人、每個民族發(fā)展的有利條件。但是無數(shù)的歷史事實又告訴我們,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人是最容易迷失自己,迷失方向的。越是優(yōu)越的環(huán)境,就越像是安樂窩,越能腐蝕人們前進的動力和奮斗的心性,最終沉迷其中。而就像很多心理學家認為的那樣,壓力是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苦難的刺激,能使人振作。日本日立公司就是利用員工的憂患意識,最終激發(fā)起員工的上進心和創(chuàng)造性,最終挽救了公司。
作為學生,生活富足的,要有抵抗美好生活誘惑的信心,而生活貧苦的,更要以這種生活的危機感為動力,努力上進,奮發(fā)圖強。
033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
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
要義簡析:
智者沒有什么事物不該知道,但是急于知道當前最重要的事情;仁者沒有什么人不該愛,但是急于愛德才兼?zhèn)涞馁t人。
啟迪故事:
有個楚國人,擁有一顆漂亮的珍珠,為了把這顆珍珠賣個好價錢,他便想把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么珍珠的品質(zhì)和價位自然就會顯得高起來。
于是這個楚國人找來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量身訂制了一個盒子,還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此時他還不滿意,又請人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這時,這個盒子看上去,閃閃發(fā)亮,實在是一件精致美觀的工藝品。這樣,楚人滿意地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里,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不久,就有很多人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也夾在其中,他將盒子拿在手里翻來覆去看了半天,愛不釋手,最終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后,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墒菦]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后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打開盒子將里面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放在盒子里面忘了拿出來了,我是特意回來還珠子的。”于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后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卻掩蓋了珍珠的價值,真令他哭笑不得。
在這個故事中,鄭人的眼睛由于只盯著那只精美的盒子,結(jié)果卻丟掉了真正有價值的珠寶。這就是只注重外表而不顧實質(zhì)造成的因小失大的后果。
這就和我們俗語說的“丟了西瓜揀芝麻?!笔且粋€道理,但是道理大家都懂,做起來未必就那么容易。要做到這一點,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在做事的時候要分清主次,分清輕重緩急,只有這樣才能做起事來有條不紊,才能不出偏差。
同學們在有限的時間里,想要學好每門功課,就要做出一個合理的計劃安排,分清主次,這樣才能高效輕松的出成績。
03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要義簡析:
富貴不能使他的心惑亂,貧賤不能使他改變節(jié)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
啟迪故事:
陶淵明是我國東晉后期的大詩人、文學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東晉大司馬、開國功臣;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當過太守。但到了東晉末期,朝政日益腐敗,官場黑暗。雖然祖上都在朝為官,且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但是到陶淵明時,已經(jīng)家境衰落,甚至貧寒??墒翘諟Y明是一個生性淡泊之人,在家里已經(jīng)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讀書作詩。他關心百姓疾苦,有著高遠的解救黎民于水火的志向和愿望。在他出任江州祭酒時,由于看不慣官場上的那一套惡劣作風,沒過多久就辭職回家了,隨后州里又來召他作主簿,他也辭謝了。
雖然他后來也陸續(xù)出任過一些官職,但是由于他始終淡泊功名,為官清正,不愿與腐敗官場同流合污,所以一直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
在義熙元年(405年),陶淵明已經(jīng)41歲了,在朋友的勸說之下,他再次出任彭澤縣縣令。到任81天的時候,正巧碰到潯陽郡派遣督郵來檢查公務,潯陽郡的督郵劉云,是個兇狠貪婪的人,早已是惡名遠揚了,每年他都會以巡視為名向轄縣索要兩次賄賂,為了避免被他栽贓陷害,他所管轄下的官員都順著他的意思辦事,所以每次他都是滿載而歸。
當劉云到陶淵明所在的潯陽檢查公務時,別的官吏告訴陶淵明,要穿戴整齊,并準備好禮物恭恭敬敬地去迎接他。陶淵明志向高遠,怎么能忍受這種做法呢?于是他摘掉官帽,脫下官袍,辭職回鄉(xiāng)了。此后,他就一面讀書,一面自己種田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