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為什么要煎服?這種給藥法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其主要目的是把中草藥里的有效成分經過一些理化作用,如溶解、擴散、膨脹、滲透和吸附等作用轉入到湯液里面去。達到這個目的通常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煎藥的用具問題
從傳統(tǒng)和習慣上看,大家都喜歡用瓦罐或砂鍋來熬藥。這類容器的優(yōu)點,在于它不易與藥液起化學作用,傳熱較慢,可慢慢提高溫度,使藥內有效物質充分進到湯液中來。有時,有的人也用鐵、銅、鋁等鍋(罐)來熬藥,但這類容器可與某些藥中的有效成分起作用而改變藥性、影響療效,故一般熬藥時不選用。
2.用什么水煎藥好
根據(jù)前人的經驗,煎藥最好選用雪水、雨水,因這類水含雜質較少,很少與藥內所含的有效成分起變化。但現(xiàn)在大都是用自來水、河水、井水或塘水熬藥。用這些水熬藥時,一定要注意水質,以免影響藥性的發(fā)揮而不合煎藥的要求。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環(huán)境的污染指數(shù)在逐年上升,現(xiàn)在的雪水、雨水中亦含有較多雜質,且可能有酸性,建議選用飲用自來水、井水、蒸餾水,但總以水質潔凈新鮮為好。
3.煎藥時的溫度
溫度是煎藥時使中藥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的重要因素。煎藥時一般以小火(文火)所產生的溫度為宜。因為,如果一開始就用大火(武火)加熱煎熬,常可使很多植物性中藥所含的蛋白質很快凝固而影響有效成分的析出。故最好在煎藥前,先用冷水將所需的中藥料浸泡15分鐘,這樣做可使植物性中藥的細胞擴大,蛋白質成分隨之溶解出來,有效成分的煎出就可通行無阻。用小火煎藥的好處,就在于可使蛋白質慢慢析出,不破壞藥性,并且水分也不會很快被煎干。但解表藥、清熱藥宜武火煎煮,時間宜短。
4.煎藥的時間
可因藥性不同而長短不一,一般煎藥的時間以半小時左右為宜,但發(fā)汗藥、揮發(fā)性藥多只要20分鐘(大約在水煎沸后再煮5分鐘左右)就夠了;對強壯補益藥則煎的時間需要長些。熬藥時間的長短不能以顏色的深淺來決定,如有些中藥的顏色越煎越深,但實際上藥的有效成分已早煎出來了;有的藥時間煎得太長也不好,如可使某些藥揮發(fā)性有效成分逸散,或使藥性破壞;再者,熬藥的時間過長,還可影響藥液飲服味道的變差。
5.每劑藥煎的次數(shù)
中藥湯劑,每劑每天一般需煎兩次(第一次的藥液為頭汁,第二次為二汁)。頭汁的加水量以蓋過中藥面為宜,大約為藥料體積的2~3倍;二汁的水量可適當減少一些,為第一煎的1/3~1/2。兩次煎液去渣濾凈混合后分兩次服用。
6.煎藥時的其他注意事項
有些藥如礦物類藥的石膏、紫石英、寒水石等,因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故一般須先煎一段時間再加入其他藥同煎,有的還須先打碎再入藥煎。對另一些藥,如發(fā)汗藥(薄荷、荊芥等)或芳香健胃藥(如木香、茴香等),因含有揮發(fā)性的有效成分,不宜久煎,故須待其他藥先煎一段時間再加入(后下)同煎。有些貴重藥品,如犀角、羚羊角等須磨碎沖服,或如三七、白藥等一類的粉散劑也需沖服。因為這類藥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沖入煎好的藥液中飲服,??砂l(fā)揮更大的效益。有些如旋覆花、車前子、辛夷等粘性強、粉末狀及帶有絨毛的藥物,宜先用紗布袋裝好,再與其他藥同煎,以防止藥液混濁或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及沉于鍋底,加熱引起焦化或糊化。有些膠類藥物及黏性大而易溶的藥物如阿膠、鹿角膠可單用水或黃油將此類藥加熱熔化即烊化后,用煎好的藥液沖服。有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壞藥效的如番瀉葉、胖大海等,可用少量開水或復方其他藥物滾燙煎出液趁熱浸泡,加蓋悶潤,半小時后去渣即可服用,稱泡服。還有些藥物為了防止與其他藥同煎使煎液混濁,難于服用,宜先煎后取其上清液代水再煎煮他藥,如灶心土、心米須等。歸納起來包括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熔化、泡服、沖服、煎湯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當然,以上所舉的是一般情況下的注意事項,有時還須按照醫(yī)生的特別囑咐來煎藥,以確保藥效的充分發(fā)揮。
下面再談談中藥的使用方法,中藥一般有內用與外用兩種方法。
內用以口服為主,每日服用次數(shù)以2~3次為宜。用湯劑通常都是趁溫熱時飲服,這樣容易使藥液較快地吸收而發(fā)生作用;但也有在特殊情況下將藥液放冷后再服的。雖然古人對服藥的時間作了一些嚴格的規(guī)定,如有的藥須在飯前服,有的須在飯后服,有的宜清晨空腹服,有的應夜間飽食后服等,但也不必為所局限。一般來說,滋補強壯藥多在飯前服,瀉藥和驅蟲藥宜空腹服,其他藥多可在飯后服。
內用法除口服法外,還可吸入給藥和直腸給藥。如有的病人中風、昏迷不能口服藥液時,可以湯液熏氣,使病人吸入藥液的蒸氣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有的也用藥物燃煙,使病人吸入以治咳嗽,這些都屬于吸入給藥的方法。亦有用藥料研成細粉吹鼻取嚏的。另有直腸給藥法多用來使大便通暢或誘導病人產生腹瀉,這與近代所用的藥物灌腸頗相似。
中藥除內用法外,局部外用的給藥法也不少,如漱口藥、吹耳藥、點眼藥、吹喉藥、洗藥、坐藥和膏藥等,都是把藥料制成一定的劑型直接敷用于局部病灶以產生療效的。但也有利用藥物的特殊作用,吸收有效成分而達到遠期或全身性療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