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中國出生的女孩,10歲跟隨父母來到美國,剛到美國時一句英語都不會講,幾年過去了,女孩被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同?錄取,并獲得這幾所大學的獎學金。原因何在?
這個女孩的父親是一家餐館的廚師,讀書不多。母親是家庭主婦,在家照顧兩個孩子。美國移民家庭中這只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家庭,但艱辛的生活讓女孩從小養(yǎng)成了獨立個性。
剛到美國時,女孩一句英語都聽不懂,用了兩年才把英語水平拉近到與周圍同學差不多。9年級前,女孩就在麥當勞打工,這段經歷是她大學申請中自我經歷陳述最厚實的一頁。她說:“在麥當勞打工讓我學會如何與人應對,更培養(yǎng)了我與人溝通的技巧。”8年級時她曾寫過一篇作文,文中寫道:“一個人只有求學的12年來準備真?的生活,在這短短的12年里,一個人必須要用他的時間去學足夠多的知識?!彼€說道:“我是利用別人喝咖啡的時間來學習的?!?/p>
在學校,這個中國女孩共參加了1個樂團和7個社團,在4個社團擔任主席并在當地最大的青年交響樂團擔任提琴手。她固定每周日上中文學校,同時還要幫媽媽照顧小弟弟。高中畢業(yè)時,她在校的平均成績和大學入學考試都很理想。學習上,這個中國女孩并不看重分數而是追求最好的表現,她特別喜歡具有挑戰(zhàn)性的課程,10年級的時候,她已經提前選修一些大學課程了。
女孩的成功要歸功她的媽媽。這位中國媽媽教育女兒的理念挺簡單,她說:“女兒一直清楚自己所追求的,因此我也放心讓女兒去追求她的夢想,我更多的是扮演聆聽的角色。”這位媽媽還說:“我喜歡聽女兒傾訴,但不干涉,鼓勵孩子表達心里的想法?!边@位媽媽說的言簡意賅,但細想起來確實很在理。
女孩說過一句話:“想到父母親的辛苦,我就要加倍努力?!?/p>
女孩的媽媽沒有要求女兒必須上哈佛這樣的名牌大學,但卻鼓勵女兒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按自己的意愿去追求夢想,最后女兒被多所美國名牌大學爭相錄取。
對于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功,中國女孩表示,父母無限的支持,?她成功的關鍵。她說:“畢竟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但如果沒有爸媽的全心支持,就很難成功?!?/p>
其實,父母樂觀的態(tài)度和正確的愛完全可以填補物質上的空缺,父母的愛和理解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關鍵。父母下班后和孩子一起準備晚飯,問問孩子學校又有什么趣聞,多傾聽孩子的聲音,多包容一些,周末一家人去公園或郊外散心,讓父母與孩子擁有共同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