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遂想起”的竹林七賢中,出鏡率最高的應(yīng)該就是嵇康了,且不論后世的諸多文人,對他狂放不羈的生活方式傾慕不已,也不說歷代史家冠在他頭上的諸多贊美,就連20世紀紅透華人世界的金庸武俠小說里,也拿他“惡搞”了一把:《笑傲江湖》里的梅莊四莊主,從來都閉門謝客,但向問天手拿《廣陵散》晃一晃,就立刻引得四位老江湖趨之若鶩。出鏡率高自然是有原因的,比如他人長得帥,史稱“風姿特秀”,又兼身高八尺七寸,按照魏晉的度量單位,換算到今天也有一米九的個頭,典型的美男子。說話聲音好聽,史載“美音氣”,標準的磁性聲音,性格也格外拉風,比如出去采藥,流連于沿途風景,時常去而忘返,沿途的鄉(xiāng)民看見他,竟以為遇到了神仙。論才華更是“神”得很,詩詞歌賦樣樣精通。但凡是能“紅”的要素,他幾乎條條都占,如果活在今天,不用炒作,都會成為炙手可熱的紅人。
但想在魏晉時代“紅”起來,卻沒有這么簡單,那時代的人講究特立獨行,沒現(xiàn)代這么多條條框框。大家都“特立獨行”了,想“紅”就要獨辟蹊徑。長得帥沒用,魏晉的帥哥,一抓一大把,有才也不靠譜,那年頭詩賦吃香,任誰都能寫兩筆,寫成“神”的大有人在,放浪形骸也不稀罕,能喝酒的,能搞怪的,那年頭都有的是,至于多才多藝……魏晉的才子們,幾乎都喜歡玩這個綜合實力。所以嵇康能在七賢中名氣混得最高,也著實有點奇怪,論才情他比不上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可謂震古爍今;論喝酒他喝不過劉伶,詩云“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論音樂阮咸不見得在他之下,因擅彈直柄琵琶,后世又稱該樂器為阮;就算論年紀他也排在山濤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