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鐵畫銀鉤引神涎(6)

魏晉風尚志 作者:王升


就這么呆呆佇立在河畔,他已經(jīng)感覺不到雙腿的麻木,他的腦中有的只是是否上前的思索。他想上前輕輕地喚她一聲:“洛,你還好嗎?”他實在太想念她了,他不想失去這個可以和她面對面說話的機會??墒撬植桓疑锨耙徊?,他擔心他的突兀之舉,會嚇到她,她被嚇到后肯定會消散的,這次消散了,就意味著他再也見不到她了。他在猶豫,他在糾結(jié),他在心里默默為自己打氣,可是他發(fā)現(xiàn)這并不管用,他還是不敢上前,因為他現(xiàn)在甚至覺得能有機會站著這里,就這么直直地看著她也是種幸福,而這種幸福的感覺他實在是不愿破壞。

就在他思考時,突然一架龍馬云車從九霄云外穿過彩云降落到洛水河面上,她看了一眼龍馬云車,又回頭深深地望了一眼他,在短暫猶豫后,她踏上了龍馬云車,龍馬云車在她坐穩(wěn)的那一刻便騰飛而起,向那九霄之外飛去。這可嚇壞了他,也急壞了他,這樣的狀況來得太突然,他還沒來得及做好準備,龍馬云車就要飛竄進彩云中了,他連忙跑回馬車之中,迅速拉開馬車的窗簾,催促家仆奮力趕車,追著龍馬云車即將消失的方向……

天人終究兩相隔吧,他最終沒能追上龍馬云車,就這么眼睜睜地看著她消失在自己的視線中,他沒有選擇繼續(xù)追趕,因為他知道即使自己不停地追,也無濟于事,她走了,而她終究是要走的,自己又何苦欺騙自己去繼續(xù)追趕。雖然從此便再無相見之時,但無論時間如何流逝,他也不會忘卻她的模樣,因為在他內(nèi)心最深處有一個永遠都抹不去的烙印,那個烙印便是她的模樣……

這樣美麗純真的畫面出自于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堵迳褓x圖》中顧愷之以其高超的繪畫技巧傳神地描繪出曹植睹見洛神時的興奮激動和洛神消失時的黯然低落,描繪出了洛神顧盼回眸時的一顰一笑,寥寥幾筆細細的線條一下子便把洛神飄飄若仙、懸立湖上的神態(tài)勾勒出來。

整幅《洛神賦圖》中,有人物、鼓樂、飛魚、龍馬、樹木以及山川,如此多的景象,在一幅畫中渾然一體。那天空中的云彩、龍馬云車和懸空而立的洛神寓示著理想,那湖畔之上的馬車、仆人、垂柳和佇立的曹植寓示著現(xiàn)實,顧愷之在這幅畫中,將理想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在一起,這也正是魏晉時期玄學的一種體現(xiàn),魏晉士人竭力在現(xiàn)實中尋求理想的自由和灑脫。

《洛神賦圖》全畫中筆法時而細膩,時而古樸,畫山川樹石古樸淡素,畫曹植洛神細膩精致。這幅畫作的成功之處在于以相應的繪畫技巧勾勒出相應的山水、花鳥、人物等,將所有能用得上的繪畫技巧薈萃于一幅畫中,同時借助景物將兩個完全不同的時空拉近在一起,這是何等的匠心獨運和駕馭能力!

顧愷之,字長康,小字虎頭,東晉畫家。他是魏晉時期繪畫發(fā)展的代表人物,也是魏晉時期為數(shù)不多的繪畫大家。

《洛神賦圖》不僅象征著顧愷之的繪畫成就,也是整個魏晉時期繪畫作品的代表之作,同時說明了繪畫在魏晉時真正走上成熟之路。

可惜的是《洛神賦圖》的真跡沒有流傳下來,如今存世的三種都是臨摹版,其中一版藏于美國的佛利爾美術館,不知道這原本屬于中國的藝術珍品何時才能回到華夏子孫手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