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我無法對你不殘酷(33)

孩子,我無法對你不殘酷 作者:意林圖書


誠實是一種能力

李 彬

誠實是一種能力。適度的管教,好比對這棵能力之樹的施肥澆水、修枝剪葉。

女兒果果最好的朋友叫汪卓然——同班同學,高矮力氣差不多,互不侵犯又惺惺相惜,故成為好朋友。

去年暑假,果果懂得了打電話,有一天竟然一個電話打到“最好朋友”的爸爸那里,要求和汪卓然見面。雙方家長一溝通,覺得這是加深友誼的好機會,我和果果媽就欣然將果果送了過去。

幾天之后,果果媽在大街上碰到汪卓然外婆,聊到孩子的事,才知道那天兩個孩子不僅沒有加深友誼,反而“狠狠地打了一架”。

果果媽問了問詳情,覺得這是一個引導孩子的好機會。

那天晚上,果果發(fā)現(xiàn)家里的氛圍很不輕松。吃過飯爸爸媽媽就嚴肅地坐在沙發(fā)上,然后叫她站過去,問道:果果,最近有沒有做錯什么事情?有沒有和小朋友打架?

果果緊張起來,開始支支吾吾,說有一次推了城城弟弟一下。我們繼續(xù)鼓勵她:再想一想?事情做錯了沒關系,但小孩子必須要誠實。果果依然搖頭。然后我們向她指出了和“最好的朋友”打架的事。

果果滿臉通紅,向我們講述了事情的緣由:兩個好朋友在家里玩得差不多了,于是手拉手去到小區(qū)的花園,卻在花園里發(fā)生了“價值觀的沖突”:汪卓然要去摘花,果果堅決不許;一個要達到目的,一個要“捍衛(wèi)正義”,于是拉拉扯扯,拳來腳往,哇哇大哭。

在我們審視的目光下,果果似乎意識到事態(tài)的嚴重性,但又感到很委屈:“是她要去摘花,我是去攔她的!”我說:“果果,你愛護花草這一點做得很對。不過哪怕是為了正確的目的,也不要使用錯誤的手段?!惫麐尳又f:“更重要的是,在這件事情上果果撒謊了,對于撒謊的孩子,該怎么懲罰呢?”

“打手心?!惫浀貌痪靡郧埃职謰寢屨礁嬖V過她,要用“打手心”懲罰不誠實的孩子。果果媽問:“撒謊錯了嗎?要不要向爸爸媽媽認錯?”果果害怕地哭

了起來:“我錯了媽媽?!薄板e了就要接受懲罰?!蔽覈烂C地說,然后拿過一根小木棍,看著果果的手心,咬咬牙狠狠地打了下去。

果果哭得昏天黑地,那真是一場罕見的傷心,像所有委屈的孩子、無助的心靈一樣……我們很心疼,很不忍心,卻又明白這是此時此刻唯一真正愛她的方式。

我們擁抱了她:以后不要再撒謊了好嗎?果果很用力地點頭,這是她人生第一次含著眼淚的點頭。

快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后來果果又經(jīng)歷過兩次被打手心的事情,不過再也不是因為撒謊的原因。每次“事情搞砸了”,她發(fā)現(xiàn)只要坦白承認,結(jié)果不過是爸爸媽媽和顏悅色的批評,并鼓勵她下次做對;一旦撒謊,結(jié)果就不但是打手心,更難受的是自己的處境,仿佛突然間被置于需要一個人承擔責任的曠野。誠實是不容易的,但經(jīng)歷這次管教后,果果開始發(fā)現(xiàn),原來誠實才讓自己更加輕松。

教養(yǎng)箴言:誠實是一種能力,正如很多好的品格都是一種從小被訓練的能力一樣。適度的管教,好比對這棵能力之樹的施肥澆水、修枝剪葉。而父母正是孩子能力之樹的園丁,需要盡到管理孩子品格花園的責任。

管與教的安全地帶

杜布森

教養(yǎng)兒女的目的,不是要培植言聽計從的小機器人,而是依其生來具有的本質(zhì),慢慢將之塑造為成熟、負責、有敬畏的成人。

在凡事講求寬容的20世紀五十年代,出版了一本教養(yǎng)子女的書,名叫《兩歲到五歲的孩子》,其中包括一篇路瑟·伍德博士所寫的文章,內(nèi)容大致是:

當你那學齡前的孩子罵你是“王八蛋”或威脅要把你踢出去時,你要怎么辦?責備他、處罰他,或沉著以對?伍德博士建議,最好又最迅速的策略,就是體諒。等幼童的敵意消失了,破壞的意圖也會跟著不見,其本能的愛心與柔情就有機會萌芽生長。一旦孩子到了六七歲,父母就可以適當?shù)姆绞阶尯⒆又?,他已夠大了,不應該再向父母出言不遜。

他接著又奉勸做父母的要有心理準備,以應付外來的苛責。他說:“但這策略需要寬廣的心胸和相當?shù)睦潇o自制,特別當親戚朋友向你表示不以為然,并警告你這樣會養(yǎng)出撒野的孩子時?!?/p>

伍德博士所推薦的這種消極方式,我非常不同意。在這種情況下,你的親戚朋友可說得一點兒也不錯:你會養(yǎng)出撒野的孩子——而且可能一屋子都是!它意味著父母將在孩子可塑性最強、最容易教導他們尊重權威的年歲袖手旁觀。

我深信孩童是照他們所領受的教導而學習并發(fā)展的,因此父母的任務是“教化”他們,使他們懂得禮貌及道德標準,行為得體。如果希望孩子具備和善、可親、感恩的特質(zhì),那么這些美德就須灌輸?shù)狡湫乃家饽钪小恢皇且粠樵傅钠诖?/p>

簡而言之,遺傳并不能使孩子天生具有合宜的態(tài)度,我們必須替他們奠立品格的根基。

接下來,我們需要在極度權威與縱容松散的育兒方式中作選擇。事實上,這兩種極端都會在孩子身上留下傷痕。在極度權威的那一端,孩童處處受到壓制,飽受屈辱之苦,時時活在恐懼之中,也不能自己做什么決定。于是在他的性格上會留下“慣于倚賴——積怨在心——憤怒”的軌跡,到了青少年時期,通常會產(chǎn)生嚴重的叛逆行為。

另一極端,因為缺乏權威的引導,孩子從童稚之齡就凡事自己做主,他以為世界都是繞著他團團轉(zhuǎn)的。他往往對最親近的人表現(xiàn)出極度的鄙夷輕蔑,并且最終導致缺乏基本的與人相處的能力。

最健康的管教子女方式,是介于這兩極中間的安全地段。如何在這兩極中找出中庸之道?要知道,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培育十全十美的孩子。他們終究還是孩子,有時會表現(xiàn)得愚蠢、懶惰、自私,甚至還會粗暴無禮,但這都正常。

我的重點是:教養(yǎng)兒女的目的,不是要培植言聽計從的小機器人,而是依其生來具有的本質(zhì),慢慢將之塑造為成熟、負責、有敬畏的成人。這是一個長達二十年之久的過程,其中時有進展、挫折、成功與失敗。然而在不知不覺中,幼稚開始轉(zhuǎn)化為成熟,以前所栽種的開始滋長為嫩綠的新芽。

這其中,培養(yǎng)孩子心存敬畏很重要,你必須意識到:

第一,孩子與父母的關系奠立了他對所接觸的任何形式的權威的基本態(tài)度。舉例來說,老師很快就能分辨哪個學生在家中被容許目無尊長——因為他們在家中的態(tài)度會直接帶到教室來。

第二,如果你希望兒女進入青少年時期后仍接受你的價值觀,你就得在他們年幼時表現(xiàn)得值得他們尊敬。比如誠實,信守承諾,尊重配偶,為孩子的行為立界限等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