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將自己的經(jīng)商才能發(fā)揮到了極致,但他們未能培養(yǎng)優(yōu)秀品格和一顆正直的心。最終,他們將虛榮、貪求舒適和奢華置于領(lǐng)導者的責任之上。
正視自己,發(fā)現(xiàn)內(nèi)在的金子
一座8英尺高的混凝土佛像坐落在泰國曼谷的市中心已有很多年了。它非常醒目,然而,它并不是一件供人們欣賞的藝術(shù)品,人們也沒有把它當做一件宗教器物加以頂禮膜拜。世界各地的游客喝光蘇打水后,常常將空的易拉罐丟在佛像上面,有些游客還會在更換膠卷的時候,將照相機放在它上面。還有些人對它根本不屑一顧。
后來,幾十年前的一天,一位僧侶準備將這座古老的佛像搬進自己的寺廟中。在搬動的過程中,佛像開裂了。碎片脫落后,這位僧侶發(fā)現(xiàn)混凝土下面有什么東西在閃閃發(fā)光。在其他人的幫助下,他扒掉了佛像的整個外殼,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最大的黃金雕像。
這座金佛價值連城,它的價值一直存在著。
這是多么經(jīng)典的一個忽略價值、掩蓋美麗、忽視潛能的例子??!這是一個多么絕妙的沒有充分利用資產(chǎn)的例子??!
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這樣的人:他們的身上有金子,卻藏在了混凝土外殼之下。你甚至還會發(fā)現(xiàn),你自己就是如此。
每個人都擁有上天賜予的獨特的才能和潛能。然而,要獲得并保持成功的生活,最困難的一件事情是:健康而積極地尊重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尊重我們自己。千百萬人生活在自慚形穢之中,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重視自己內(nèi)在的東西。他們只看見了自己外在的失敗,沒有看見自己內(nèi)在的價值。他們心甘情愿地讓自己的天賦和才能,裹藏在懷疑和擔憂的硬殼之中。為了讓自己顯得有自信、有價值,他們爭先恐后地追趕時髦。
真正健康的自我形象,不是取悅他人,也不是追隨時尚潮流,而是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內(nèi)在,知道自己的目標。清楚自己的價值,發(fā)現(xiàn)自己的力量和才能,懂得如何接受、控制自己的缺點。
真正健康的自我形象,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做到最好。
真正健康的自我形象,不是贏得競爭,也不是與他人攀比,而是盡自己所能。
一個人擁有了真正健康的自我形象,他就擁有了笑對成功與失敗的幽默感和比時尚更深刻、更強大的力量。
你對別人的評價不取決于別人,取決于自己
戚 益
俗話說,先做人,再做事,這話很多人講,自己也講給身邊人,可是我卻時常在心里嘀咕,到底什么是先做人、再做事呢?自己折騰了這么多年,教訓一大堆,這里分幾次一點點和大家分享下,考慮到實際情況,畢竟咱不是專業(yè)寫手,所以就想到哪寫到哪,隨想隨寫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很多時候,我們這些自認為有思想、有想法的人都會不自覺地對身邊的人以及不是身邊的人乃至根本跟自己毫無關(guān)系的人給出評價,或褒或貶或酸或辣或口頭的或心里叨咕的或欣賞的或咬牙切齒的。自己當年剛進一家機構(gòu)工作時,一開始覺得老板很牛,過不久就覺得老板也沒啥,招幾個老師,讓老師講講笑話把學生弄高興了,就把錢賺到手了而已,后來逐漸覺得,這個機構(gòu)里的關(guān)系太復雜,有些事連老板很多時候也搞不定,總是覺得前途迷茫,再后來,慢慢地隨著自己閱歷的增加,逐漸地發(fā)現(xiàn),原來事情不是那樣的,我之所以一開始認為老板做的事情沒啥含金量,是因為自己只看到表面就下了結(jié)論,根本不知道人家背后在做什么細節(jié)性的復雜的工作,當然人家不會把背后的東西給你看,后來之所以覺得老板也有些事情搞不定是因為自己當初只關(guān)注了那些沒被搞定的事,老板做的很多幕后工作咱沒看到,就在頭腦中假設(shè)了沒有,盲人摸象,只了解了其一就做了判斷?,F(xiàn)在,我更加能深深體會老板當年的艱辛和不易,只因為我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逐漸在經(jīng)歷當年老板在經(jīng)歷的事情,情況不同,問題總是相似的,也就越發(fā)覺得自己當年的膚淺,突然意識到,你對別人的評價,其實不取決于別人,人家怎么做,那是客觀存在,跟任何人怎么看沒任何關(guān)系,而之所以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因為什么呢?很簡單,就是不同的人只能在自己所在的高度去理解別人做的事情,從而導致不同的評價,因此,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你對別人的評價,不是反映了別人如何,而是恰恰反映了你自己的高度和水平。這個老板就是俞敏洪老師,不知怎么的,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我越發(fā)能回憶起當年的些許情景,越發(fā)能感受到俞老師當年的不易和一路走來的偉大。
我們在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心里無時無刻不對他人進行著評價,這種評價會使你在后面的交往中選擇相應的行為,從而進一步強化你對他人的評價和感覺,最終導致特定的結(jié)果或結(jié)局。你認為別人不夠坦誠,想想自己看到和理解到人家的坦誠了嗎?難道不坦誠不也是一種坦誠嗎?你看明白了,就要想,人家在用不坦誠的方式坦誠而直接地告訴你“你不夠讓我坦誠以待”?。∧阏J為對方對你很小氣,想想自己看到和理解到人家對你大氣的時候了嗎?難道小氣不也是一種大氣嗎?他在用小氣的方式大氣地告訴你,他的處事原則是某些事大氣,而某些事小氣啊!你認為別人做事不公平,想想什么是你認為的公平,為什么你不能從對方的角度理解對方所認為的公平呢?對方只是在用這種“你認為不公平”的方式公平地告訴你你的所作所為導致了人家對你的“不公平”。你認為人家冤枉委屈了你,想想人家冤枉委屈你的道理是什么,當你認為這個道理是非常有道理的,你還會覺得委屈嗎?難道對方不是在以委屈你的方式來讓你體會到你的所作所為造成了你的“被委屈”嗎?當你認為別人的能力太差怎么這么笨的時候,想想自己看到對方的優(yōu)勢了嗎?想想為什么這么一個渾身長滿優(yōu)點的人和你相處卻偏偏暴露出缺點給你看呢?他只是在變相地告訴你,是你讓他用他缺點的一面和你相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