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和老婆一起投資開服飾店時,認識了一位中年婦女,她在頂好名店城有兩三個店面,面積都在3~8坪之間(1坪≈33平方米),每個月每間可收三五萬新臺幣的租金,我看她這樣收租金過日子倒也挺愜意的,而且面積不大,并不需要像套房那樣費心照顧,所以省下了不少心力。當時,她的店面賣價是750萬新臺幣,這種價格在當時的臺北市可以買到一間兩房一廳的公寓,仔細想想,若是公寓租金每個月只能收15萬新臺幣,店面卻能收到4萬新臺幣!相比之下,投資回報率實在差了十萬八千里!
所以,當我有了自己的住宅之后,房地產(chǎn)方面我傾向于店面投資,一來投資回報率高,二來如果我們夫妻想創(chuàng)業(yè)的話,也可以省下租金的開銷。即便創(chuàng)業(yè)不成,只要地段好,肯定能成為收租金的金母雞!若想投資店面,務(wù)必對該地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下手前必須經(jīng)常實地走訪,了解人流是否夠多、環(huán)境是否良好、周邊店家的流動率和成敗原因等。歸結(jié)于一,只要站在消費者立場去檢視各個環(huán)節(jié),就不怕找不到好店面!
我認為房地產(chǎn)是很好的投資方向,在我年輕的時候,房貸壓力是當時努力賺錢、存錢的動力,一旦有了房子之后,就像有了一種令人安心的保障,可以毫無后顧之憂地打拼,也實實在在地為自己和家人的美好未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賺進自己的理想退休生活——退休金的規(guī)劃與執(zhí)行
當我的事業(yè)和家庭都漸趨穩(wěn)定之后,我便定下了要在50歲退休的目標!對我而言,退休并非什么都不需要做,或是完全離開職場,因為每天不知道該做什么反而是一種煩惱。所以我的想法是,50歲之后的人生,可以不再為了生活而非做什么不可!例如我可以選擇不主持辛苦的外景節(jié)目,保留輕松愜意的電臺節(jié)目,繼續(xù)跟社會和聽眾們保持互動。如果沒有其他適合的工作,那我可以和雅蘭經(jīng)營一家溫馨的小店,當做生活中的樂趣,也可以借此認識一些新朋友!因此,我30歲之后的投資理財,完全以退休為目標,采取保守、穩(wěn)健的投資心態(tài)。有了家庭,而我距離50歲也不遠了,實在禁不起因為一時貪心而必須重頭再來的打擊。
其實我的股票賬戶就等于退休金賬戶,我絕對不會動用里面的錢,像鐵公雞一樣不動如山!我累積退休金的方式是靠著本金在股票賬戶里不斷翻來覆去,用復(fù)利和時間的威力,讓數(shù)字越滾越大。所以我沒有辦此賬戶的提款卡,印章和存折也鎖在抽屜里。只要稍微注意每次操作前后的數(shù)字對不對,心里有個底就好,就算是平常家用、出國玩樂、生活費等,也不會打它的任何主意。
很多人會問我:“那是無止境地讓它越滾越大嗎,你是如何設(shè)定明確目標的?”我認為首先要了解自己退休后想過的是怎樣的生活、需要多少錢。50歲之后,其實絕大部分的開銷都可以漸漸省略了,譬如說房子、車子等。所以需要粗略估算的部分,只有生活花費。
假設(shè)我50歲退休,預(yù)計要過30年,每個月的生活費是6萬新臺幣,30年的生活費總共是1 800萬新臺幣;孩子到上大學之前林林總總的花費估計1 000萬新臺幣;每年出國旅行的費用約20萬新臺幣,30年就大約要600萬新臺幣;另外我得額外預(yù)備一些緩沖急用的部分,總計大概需要5 000萬新臺幣。所以從30歲開始,我得用我股票賬戶里的本金,賺到5 000萬新臺幣,對我來說,這筆錢是全家人往后的依靠,也是繼償清房貸之后的另一個人生目標,為了家庭,這是我不能不承擔的責任!或許有人會覺得,生命不是應(yīng)該及時行樂嗎?但是當我想到孩子與老婆的未來,我就不得不繼續(xù)打起精神。擁有一個清楚的人生目標,總好過糊涂一輩子。
20年賺進5000萬退休金的計算表
30~40歲
30歲已有本金(閑置、不影響生活的資產(chǎn)): 300萬新臺幣
設(shè)定每年的投資(股票、基金等各種理財工具)回報率: 20%
第一年: 300萬新臺幣×1.2=360萬新臺幣
第二年: 360萬新臺幣×1.2=432萬新臺幣
第三年: 432萬新臺幣×1.2=518.4萬新臺幣
……
第十年: 約為1857萬新臺幣
結(jié)果: 連續(xù)10年投資理財,若每年回報率達20%,40歲時,就擁有1857萬新臺幣。
由于還未達到5000萬新臺幣目標,所以接下來10年,再利用這1 857萬新臺幣投資操作,但是每年的投資回報率可以不用定得那么高,采取穩(wěn)健的心態(tài)前進,降低風險。就像我的一些朋友,年紀越大越不敢貿(mào)然殺進殺出,甚至一年只操作一波,達到當年的目標回報后,見好就收,如果幸運,一次就超過目標,正好先將明年的部分賺起來,往后的壓力就更小了!
40~50歲
40歲已有本金(閑置、不影響生活的資產(chǎn)): 1857萬新臺幣
設(shè)定每年投資(股票、基金等各種理財工具)回報率: 10%
第一年: 1857萬新臺幣×1.1≈2042萬新臺幣
第二年: 2042萬新臺幣×1.1≈2247萬新臺幣
第三年: 2246萬新臺幣×1.1≈2472萬新臺幣
……
第十年: 約為4817萬新臺幣
結(jié)果: 連續(xù)10年投資理財,若每年回報率達10%,50歲時就擁有4817萬新臺幣,約5000萬啰!
上述方法并不保證適用于每一個人,但它的確告訴我們,對一般平民來說,投資理財可能更為重要。如何在薪水起伏不大的年代里,善用復(fù)利的威力,為自己賺到理想的退休生活,是每一個人都需要正視的課題!所以,千萬別再浪費時間了,開始想想自己的退休金作戰(zhàn)計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