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為自己祈禱:
上帝啊,保佑我免遭不幸,
圣父、圣子、圣靈啊,
不要讓炮彈擊中我,
不要讓無恥的敵人俘虜我、射死我,
為了可愛的祖國,
不要讓我像一條狗那樣倒斃。
看吧,我真想再活下去,
我要擠牛奶、養(yǎng)活姑娘,
我要狠揍流氓惡棍,
我還要喝醉幾回,
直至我進入極樂世界。
看吧,我多么愿意
每天禱告七次,
如果你,我的上帝,以你的仁慈
殺死我的敵人,胡貝爾也好,邁爾也好,
從而保護我。
我必須相信,
不要讓我受傷太重,
讓我腿上受輕傷,
讓我手臂受輕傷,
讓我以英雄回去,
還可以講點東西。
希望在腿上或臂上輕輕中一槍,又不太疼痛,帶著英雄的榮譽去休假,這是白費心思。這位年輕的抒情詩人,是許多志愿兵中的一個,是詩人格奧爾格·特拉克爾和恩斯特·施塔德勒及畫家奧古斯特·馬克那樣的表現(xiàn)主義藝術(shù)家,他已于1914年9月陣亡,當時還不到25歲,特拉克爾、施塔德勒和馬克也沒有活到戰(zhàn)爭結(jié)束。
1914年12月30日,薩克森士兵們接到法爾肯海因前一天下達的命令,絕對禁止和敵軍見面,他們將這一消息手寫在紙條上告訴英國漢普郡士兵們,并表示了他們的軟弱無力。“親愛的伙伴們,我不得不告訴你們,從現(xiàn)在開始我們不許和你們在外面見面了,但我們將永遠是你們的伙伴。如果我們被迫開槍,我們會始終朝上面打的。請告訴我們,你們是英國人還是愛爾蘭人。我還可以向你們提供幾支雪茄呢。致以最忠心的……”
當然,總參謀部里的那些人知道,光靠法爾肯海因的命令是不行的。友好聯(lián)誼在圣誕節(jié)前已被禁止,可是大家都知道,很少有服從這一禁令的。從戰(zhàn)場上可以看出,對戰(zhàn)爭發(fā)動者的害怕多于對和平的渴望――以上帝的名義實現(xiàn)的和平。但搞突擊檢查又怎樣呢?在這種天氣里是幾乎沒法視察的;再說,一個將軍是很少會主動到前線去的。此外,視察是需要事先準備的,那么許多人也就知道這件事情了――還有,通訊犬和電話線又是干什么用的呢?看來還是可以冒險的,萬一有一個高級將領(lǐng)來視察,還是有足夠時間來應(yīng)對。
“德國人告訴我們,下午有一個將軍要來視察?!?914年12月30日,第2約克郡兵團的英國軍官J·D·懷亞特說,因為到現(xiàn)在為止,這里還沒有重新開始樹立起敵意?!笆冀K沒有打仗?!睉褋喬匮a充說。建立了友誼的雙方敵人指出,還是需要打幾槍的,這樣才能使一切顯得真實。正如所通知的,下午3點半開了幾槍,但沒有打中任何人。在布蒂耶利也是這樣。
策劃得很巧妙,二話沒說就付諸實施了,一種特殊的軍事策略,對付那些死多少人都無所謂的反和平處方的唯一有效武器。這也叫戰(zhàn)爭。
其他薩克森士兵并不理會上面的命令,并明確地向他們的軍官表露這一點。盡管已下達讓他們撤回去的命令,他們?nèi)匀涣粼跓o人區(qū),并不回到泥濘的戰(zhàn)壕里去。好像是圣誕節(jié)第2天107兵團那些不聽話、不順從的倔強士兵們干的,至少也猜得差不離,因為這件事正好發(fā)生在圣伊馮附近的戰(zhàn)區(qū)。英國人射了幾次排發(fā),但都是朝天打的,以免射中人。命令不見效,士兵們還是留在原來的地方,其中一個軍官怒極了,他要求對面的英國敵軍向他自己的手下開槍。英國人當然沒有按他的要求去做,紳士是不會向不帶武器的人開槍的。但他們告訴自己的炮兵,炮兵開始用迫擊炮轟擊德國陣地。
現(xiàn)在軍官們跑到掩蔽部去了,可是有3個不服從命令的士兵仍然留在外面,站到殘剩的鐵絲卷上,鎮(zhèn)定地觀看著,他們的部隊是如何受到射擊的。這天在他們身上沒有發(fā)生任何事情,他們沒有被英國人的火力打傷。至于后來德國人自己拿他們怎么樣、他們最后情況如何,沒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