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的上海,還是那樣悶熱。坐在南京西路恒隆廣場一層圓形的茶座里面,我心中充滿了焦慮,因為我有那么多的問題需要與太傻討論,并渴望得到解答。
自從太傻給我打開了一扇“營銷”的大門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在留學方面懂的東西真的還不到30分。我的思考越深入,反思越認真,所遇到的問題也就越多。我看的書越多,自己的想法也就越多。無論如何,我終究不是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專業(yè)營銷人才,我學習的專業(yè)是金融投資,雖然這個專業(yè)領域內(nèi)也設有客戶銷售培訓的課程,但是,終究只是紙上談兵,一遇到實際的問題,常常就一籌莫展。就好像我現(xiàn)在面對的留學難題,即使我自認為已經(jīng)理解并開始掌握留學申請營銷的本質(zhì),并在個人認識方面獲得了飛躍性的突破,但是,一遇到具體操作的細節(jié),我又不知道該如何去把握了,因而常常發(fā)出疑問:“這樣做可以嗎?這樣做是對的嗎?換成太傻,他會怎么做呢 ”
比如,這次談話,我最希望了解的,就是“定位”的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上包含了無數(shù)的難關。我曾經(jīng)確信,我對自己留學申請的定位肯定不會出錯,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初的自信是多么幼稚可笑。我第二次申請似乎更有“經(jīng)驗”了,但我其實還是對“定位”所知甚少。那個時候,我思考的無非是如何正確地確定選校范圍,如何讓所謂的文書成為一個整體,如何更多地獲取學校信息等諸如此類的簡單問題。但是,“留學定位”的真正含義,比上述那些模糊的想法,要系統(tǒng)得多,也深入得多。在營銷學中,定位也是最大難題之一,有許多公司就是因為定位不準而在市場的航程中折翼,其中不乏像IBM,GE這樣在全球范圍內(nèi)都算是最頂尖的公司。我相信,定位,是整個留學申請過程中的首要難題。定位的成功與否,決定著營銷的成敗。
這三周,我看了幾本營銷學經(jīng)典讀物,做了很多的筆記。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視野越開闊,我就越意識到自己的無知,因此也就愈發(fā)對太傻充滿了敬畏。我以前引以為自豪的“包裝”“推銷”知識,現(xiàn)在看起來是多么的膚淺可笑。上次,我還洋洋灑灑地對太傻發(fā)表了長篇大論,現(xiàn)在看來,當時的我,真的是一只不折不扣的井底之蛙。
不過有點可惜,由于特殊原因,太傻的行程作出了調(diào)整,他從九月下旬一直到十月初都待在上海。于是我就和太傻在上海見面了。
面談的地方是恒隆廣場。恒隆廣場與我所在的公司――中信富泰廣場相鄰。恒隆廣場環(huán)境很好,南京西路是上海最繁華的中心區(qū)域,但恒隆廣場的中心茶座,人卻很少,十分安靜。
太傻笑道:“我們盡快進入主題吧。你現(xiàn)在雖然面臨著很多問題,但是我相信,只要解決了最核心的幾個問題,其他的都可以迎刃而解,對吧?你就直接提出你的問題吧!”
于是我毫不遲疑地開始了我的敘述:
“前段時間,我看了幾本營銷方面的書,其中看得最仔細的是美國的營銷學大師特勞特(JackTrout)的《定位》和《22條商規(guī)》,這兩本書給我的啟發(fā)最大,并且讓我開始意識到在留學申請中定位的重要性和復雜性。其中,《22條商規(guī)》中提出的22條用于定位的方法,讓我受益匪淺,你看,我把主要條目摘錄出來了?!?/p>
我遞給太傻一張便箋,上面是我摘抄的條目
1.領先法則
成為第一,勝過做得更好。
2.類別法則
如果你不能第一個進入某個類別,那么就創(chuàng)造一個類別使自己成為第一。
3.觀念法則
首先進入消費者心中要勝于首先進入市場。
4.認知法則
市場營銷并不是一場產(chǎn)品戰(zhàn),而是一場認知戰(zhàn)。
5.聚焦法則
市場營銷中最強有力的觀念就是在潛在消費者心中擁有一個代表自己特色的詞語。
6.專有法則
兩個公司不可能在潛在消費者心中擁有同一個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