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在線閱讀社會科學心理學道德情操論

道德情操論

道德情操論
作 者: (英)亞當·斯密
出版社: 中國城市出版社
叢編項:
版權(quán)說明: 經(jīng)版權(quán)方授權(quán)連載試讀部分章節(jié),全本請購買正版圖書

內(nèi)容簡介

  身處急劇變革的市場經(jīng)濟大潮中,每一個普通人都面臨著貧富差距拉大,企業(yè)改革,股市非理性繁榮等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身處其中又常常感到被自私、虛榮、妒嫉、仇恨、貪婪和背信棄義等不道德的情感所包圍,因而更加向往感恩、大度、慷慨、正直、勤儉、自我克制等人性的美德。而這些不道德和道德,以及衍生出以上種種人類情感的“同情感”正是200多年前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之父——亞當斯密在撰寫《國富論》之前,甚至在寫完《國富論》之后一直不厭其煩反復(fù)思考的焦點。他耗費畢生的心血把這些思考寫成了這本十分罕見的,也可以說是至今唯一的一本全面、系統(tǒng)分析人類情感的作品,他想告訴讀者——人在追求物質(zhì)利益的同時,要受道德感念的約束,不要去傷害別人,而是要幫助別人,這種“利他”的道德情操永遠地種植在人的心靈里。而且,每個人對這種人類樸素情感的保有和維持對整個市場經(jīng)濟的和諧地運行,甚至民族的強盛將是至關(guān)重要。要正確理解真正的“市場經(jīng)濟”,經(jīng)濟學之父的這本巨著是必讀作品。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Adam Smith),18世紀英國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和倫理學家。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蘇格蘭法夫郡;1737年進入格拉斯哥大學學習哲學;1740年被選人牛津大學深造;1748年,任愛丁堡大學講師;1751年任格拉斯哥大學教授;1763年,任英國財政大臣養(yǎng)子的伴游導(dǎo)師;1778年任愛丁堡關(guān)稅局長;1790年7月17日辭世。斯密一生奉獻了兩部傳世經(jīng)典:《道德情操論》(1759年)和《國富論》(1776年)。前者為倫理學著作,它的出版使斯密享譽學術(shù)界;后者為經(jīng)濟學著作,它的出版標志著經(jīng)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也成就了亞當·斯密作為“經(jīng)濟學之父”的不朽名聲。謝宗林美國圣路易華盛頓大學經(jīng)濟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曾任中華經(jīng)濟研究院副研究員。常在《經(jīng)濟前瞻》、《東南亞經(jīng)貿(mào)報道》等知名專業(yè)期刊發(fā)表論述,譯著有《道德情操論》、《國富論》以及《不要命的自負》等。
目錄
正文
第1節(jié):譯序(1)第2節(jié):譯序(2)
第3節(jié):譯序(3)第4節(jié):
第5節(jié):第6節(jié):
第7節(jié):相濡以沫的快樂(1)第8節(jié):相濡以沫的快樂(2)
第9節(jié):糾正第10節(jié):面對無瓜葛的客觀事物
第11節(jié):面對特殊關(guān)系的事物(1)第12節(jié):面對特殊關(guān)系的事物(2)
第13節(jié):可敬的美德(1)第14節(jié):可敬的美德(2)
第15節(jié):源于身體的種種激情第16節(jié):我們會感同深受
第17節(jié):悲劇和愛情劇吸引我們的是愛情帶來的痛苦第18節(jié):不友好的激情
第19節(jié):不友好的激情續(xù)第20節(jié):友好的激情(1)
第21節(jié):友好的激情(2)第22節(jié):自私的激情
第23節(jié):雖然我們同情悲傷一般要強于同情快樂,但它仍然遠遜于當事人自己的感受第24節(jié):悲傷的同情總讓人難受
第25節(jié):為什么有人不停地最求財富和地位?第26節(jié):東方式的
第27節(jié):東方式的第28節(jié):
第29節(jié):嫌貧愛富的風氣第30節(jié):趨炎附勢的人
第31節(jié):合乎情理的感激或怨恨的對象第32節(jié):正義與仁慈兩種美德(1)
第33節(jié):正義與仁慈兩種美德(2)第34節(jié):正義和悔恨的感覺,以及對優(yōu)點的自覺
第35節(jié):命運產(chǎn)生影響的原因第36節(jié):自我認同和不認同的原則(1)
第37節(jié):自我認同和不認同的原則(2)第38節(jié):生來就希望被人熱愛(1)
第39節(jié):生來就希望被人熱愛(2)第40節(jié):每個人心中有兩個法庭
第41節(jié):如果中國有一場地震第42節(jié):個人與他人(1)
第43節(jié):個人與他人(2)第44節(jié):兩種不幸
第45節(jié):堅強不屈·公正的旁觀者(1)第46節(jié):堅強不屈·公正的旁觀者(2)
第47節(jié):所謂責任感(1)第48節(jié):所謂責任感(2)
第49節(jié):個人品質(zhì)對別人幸福的影響第50節(jié):分享快樂、維護社會秩序才是更好的
第51節(jié):分享快樂、維護社會秩序才是更好的

讀書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