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女人:"唔,那么,為什么男人老說女人嘮叨呢?"
哄堂大笑。
歷史悠久
在歷史記載中,通常女人都被形容是愛嘮叨。"嘮叨"(nag)這個動詞源自斯堪的納維亞語,意思是:"咬、嚙,或是一點一點地吃某樣?xùn)|西"。大多數(shù)的字典中,嘮叨是陰性名詞,而陽性并沒有這類的同義詞。
19世紀(jì)時,在美國以及英國等歐洲國家,如果妻子愛嘮叨或是個"潑婦",丈夫可以向地方官申訴。如果案子成立,妻子會被判浸水椅。在美國和英國,浸水椅通常是用來懲罰女巫、妓女、犯小罪者,還有潑婦。把被判刑的女子綁在椅子上,吊在活動杠桿上,然后把椅子沉入附近的河或湖中,時間到了才拉起來。浸的次數(shù)則視她的罪行嚴(yán)重程度,或是看先前有幾次行為不端的情形而定。
英國法院一份公元1562年的文件記錄著:
"華特???怂怪抟约氨说?菲利普之妻為公認(rèn)之潑婦。茲此下令送該兩名婦人至教堂接受講習(xí),以收斂其罵人之行為。然如婦人之夫或鄰居再次提出申訴,則處以浸水椅之刑。"
下面這首詩的作者是本杰明?魏斯特,于1780年發(fā)表的。詩中揭示了過去的丈夫如何嚴(yán)正地處罰嘮叨的妻子。
浸水椅
吾友呀,遠方湖中所立的
乃是一種刑具,名叫浸水椅。
地方官發(fā)出的公告主宰著鎮(zhèn)民的歡喜與恐懼。
如果悍婦吵鬧不休、出言不遜,或是動手拉扯頭巾,
如果夫人好爭吵使家人無法安寧,
哭鬧不停,你就會得到一張椅子。
我們會教你怎么管好自己的嘴巴。
這椅子上坐過許多悍婦,
不管多桀驁不馴,都會隨著椅子下沉,
但是眼前所見,我們沒達成目的,
她再度咆哮,怒氣更盛,
甚至比之前還要兇悍。
因此在火上澆水竟然會讓火更旺盛。
既然如此,我的朋友,請稍安勿躁,
再度把她泡入湖里,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fù)此法,
則吵鬧之妻不再,放蕩之妻不再,
再熾熱的火都能被水澆熄。
如果嫌浸水椅的懲罰不夠嚴(yán)厲,還有一種更殘酷的。有些女人的下場是被游街示眾,以警示其他女人。她們戴著鐵面具,嘴上罩著鉗口刑具,頭被刑具夾住,有一支鐵棒伸入嘴里壓住舌頭。最后一位因為是"公認(rèn)的潑婦"而坐浸水椅的女人,應(yīng)該是1809年在英國蘭民斯特的珍妮?派普。
愛嘮叨的人是怎么想的
愛嘮叨不停的人常希望能讓受罪者感到內(nèi)疚,進而激發(fā)他展開積極行動。她們希望能促使他采取行動,就算無法讓他了解到自己有錯,至少也能讓他不要再繼續(xù)這種行為了。女人知道自己愛嘮叨,可是不表示她們覺得嘮叨有趣。通常她們之所以念叨,是因為不想再讓某些事情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