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掌的力量
在我們用來傳遞肢體語言信號的各個身體部位當中,手掌是最容易被我們所忽視的,但是,其作用卻也是最大的。我們用來傳遞肢體語言信號的各個身體部位當中,手掌是最容易被我們所忽視的,但是,其作用卻也是最大的。當我們?yōu)樗颂峁┲甘净虬l(fā)布命令,以及與他人握手的時候,我們內心的一些想法往往會通過手掌表現出來。只要使用方法得當,使用者完全可以利用手掌的力量,不費絲毫氣力,就能悄無聲息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借助手掌來傳達指示的動作主要有三種:手心向上、手心朝下以及有一根手指在外的握拳狀。這三種姿勢的不同之處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個例子來加以理解:比方說,你讓某人先搬起某樣東西,然后再將它搬到另一個地方去。讓我們想象一下,假如你在傳達這兩項指令的過程中,你的語音語調,你說的話以及你的面部表情都沒有任何變化,只有你手掌的動作在不斷地發(fā)生改變,那么,事情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
手心向上是一種用來表示妥協、服從和善意的手勢;同時,這也是乞丐乞討時慣用的一種表達哀求之意的動作。從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角度來看,人們通常以此來告知對方:我的手中并沒有武器。當你向某人提出移動某物的要求時,對方肯定不會因為你的要求而有感到有壓力,更不會因此而有被脅迫的感覺。不過,假如你在說話的同時,還配有手部動作,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如果你希望他人開口說話,你可以向他伸出右手,擺出一個手心向上的手勢以示"談話權的移交",從而告知對方你希望他能繼續(xù)你的談話,而你也已經做好了在接下來的談話中常當聽眾的準備。
手心向上=無惡意手心朝下=權威性
在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和發(fā)展之后,手心向上這一手勢衍生出了不少變體,舉起一只手并以手掌示人,以及將手掌按壓于心口之上等等就都是這一手勢的衍生產品。
不過,一旦你將手掌反過來,擺出手心朝下的手勢,你在對方眼中的權威性就會立刻大增。就拿上面那個要求對方搬東西的例子來說吧。當你在說話時使用了手心朝下的手勢,對方不僅會馬上感覺到你是在命令他將這件東西搬走,而且很有可能會萌生出一種抗拒心理。不過,這種抗拒心理的產生最終還是由你和對方之間的關系,或是你與他在工作中的職位級別來決定的。
翻轉手掌,使原本向上的手心朝下。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手勢的變化卻能夠徹底改變他人對你的看法和態(tài)度。
假如你和對方的身份和地位平等,當你對他提出這個要求并做出了手心朝下的動作,那么,他可能會拒絕你的要求。假如你和對方的身份和地位平等,當你對他提出這個要求并做出了手心朝下的動作,那么,他可能會拒絕你的要求。但是,同樣的要求,如果你使用的是手心向上的手勢,他就很有可能會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不過,如果你是他的上司,那么,手心朝下的手勢似乎并不會對你的要求產生任何消極的作用,因為你本來就有凌駕于他之上的權力。阿道夫-希特勒擺出了他的那個舉世聞名的手心朝下的敬禮姿勢
納粹在敬禮的時候,手臂伸直,而手掌則處于水平的位置,手心完全朝下。這種敬禮方式正是第三帝國作為世界獨裁者擁有無上權力的象征。如果阿道夫-希特勒在向下屬敬禮時,使用的是手心向上的姿勢,那么,估計誰都不會把這個小個子放在眼里。他們很可能只會一笑置之。
當一對夫妻手牽手散步的時候,居于支配地位的一方--通常為男性一方會稍稍走在另一方的前面一點,而他的手也就自然而然地壓在了跟在他后面的妻子的手的上方,其手心也就很自然地面朝后方。至于他的妻子,由于位置稍稍靠后,其手心也就會很自然地向前迎合丈夫朝后展開的手掌了。盡管這只是一個很小的細節(jié),但是對于一名肢體語言觀察者而言,它所提供的信息已經足以讓他判斷出誰是這家的一家之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