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正確的
曾經(jīng)有一個古老的故事,講的是兩個傳教士為了如何才能完成上帝賦予他們的使命而爭吵起來。開始,他們誰都無法說服對方,最后,其中的一位傳教士妥協(xié)了,說:“我和你看待事情的方法和角度都不同,好了,就讓此事到此為止吧。我們根本無需達成一致意見。你可以繼續(xù)按照你的方式完成上帝的工作,而我也會依舊按照我的方法為上帝服務?!?/p>
能夠擁有這樣的思維方式,這位傳教士的確令人欽佩。很多時候,即使你很清楚對方的觀點頗具洞察力,也了解對方的種種感受,你可能還是會固執(zhí)地選擇繼續(xù)堅持自己的下一步行動,并且告訴自己,無論他們的觀點或看法對他們多有么重大的意義,你仍然是“正確的”,而他們就是“錯誤的”。
例如,當你和女兒談論她抽煙的問題時,你知道且十分確信,吸煙對她不好,她越早戒煙越好。
客觀公平地說,你的觀點是正確的。可是,這也是你們之間摩擦之所在:這并不屬于你們原本的談話范疇。你們談論的應該是各自對于她抽煙這件事情的感受,她應該如何對待這一問題,以及你在這其中應當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事實上,你是想通過這次談話告訴她,每當你想到她的身體可能會因此而受傷害,甚至變差,你就會感到很悲哀而且也十分擔憂,所以你會為自己無法阻止她繼續(xù)吸煙而遷怒于自己。與此同時,女兒則想借機告訴你,她現(xiàn)在需要的是一種獨立的感覺,而“好女孩”的稱呼就像一副枷鎖,壓得她簡直就快要窒息了,所以,她迫不及待地想擺脫這副“刑具”的束縛。其實,對于吸煙這個問題,她也感到很矛盾,一方面她很享受吸煙給她帶來的那種自由獨立的感覺,另一方面她也很害怕它帶來的種種惡果。你和女兒之間的這次談話原本談論的應該是了解介于你和她之間關于吸煙的種種復雜且重要的事實,說出各自的感受,而不是爭論吸煙是否有害健康。事實上,你和她對此的觀點是一致的:你們都認為吸煙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