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節(jié):世界上最有效的

學習高手的三駕馬車 作者:李曉鵬


我曾有緣,在黃昏的江船上仰望過白帝城,頂著濃冽的秋霜登臨過黃鶴樓,還在一個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圍,人頭濟濟,差不多絕大多數(shù)人的心頭,都回蕩著那幾首不必引述的詩。人們來尋景,更來尋詩。這些詩,他們在孩提時代就能背誦。孩子們的想象,誠懇而逼真。因此,這些城,這些樓,這些寺,早在心頭自行搭建。待到年長,當他們剛剛意識到有足夠腳力的時候,也就給自己負上了一筆沉重的宿債,焦渴地企盼著對詩境實地的踏訪。為童年,為歷史,為許多無法言傳的原因。有時候,這種焦渴,簡直就像對失落的故鄉(xiāng)的尋找,對離散的親人的查訪。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xiāng)。他們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著什么法術呢?

"這么長的文段,又沒有韻律。這個可比一首詩幾句詞背起來難度大多了。要花我們很長的時間,很多的精力。所以,我們在背誦它之前,首先要想清楚:這個時間花的值不值?我們背它有什么用?可不可以不背?它有四百多個字。如果用同樣的時間,我去背圓周率后面400位數(shù)字,哪個更有價值?為什么?"

"嗯……我覺著還是背這個更有意思。"

"為什么?"

"這篇文章文筆很美,我很喜歡,背起來當然比圓周率有意思多了。"

"嗯。"李大鵬點點頭,"就是要先覺得它寫得很好、很有感覺,然后才決定背它。背的目的不是為了挑戰(zhàn)我們的記憶力--更不是為了跟同學比拼誰背的速度快。而是通過背誦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尤其是現(xiàn)代文賞析和寫作文的能力。我們在整個背誦過程中,千萬不能忘記這一點。

"所以,我們不能死記硬背--因為死記硬背除了給我們帶來痛苦,沒有別的用處。我們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要先把它翻來覆去地看,看熟悉、看透徹,體會人家文筆的好處,找到美感了,然后再開始背誦。"

"呵呵,那我還沒看透徹,讓我多看看你再講吧。"

"嗯,我這里還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這本書,也給你,里面有《陽關雪》的全文。這個文段的記憶我先不給你講,呆會兒吃完飯之后--我吃飯吃得慢--你先吃完,就把《陽關雪》的全文看一遍,好好體會一下文章的意思和意境,然后我再來教你背?,F(xiàn)在我先給你舉另外一個例子:歷史知識的記憶方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