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報國章(1)

好員工一定要學習孝經 作者:孫虹鋼


原文

為人臣者官于君,先后光慶①,皆君之德,不思報國,豈忠也哉?君子有無祿而益君,無有祿而已者也。報國之道有四:一曰貢賢,二曰獻猷 ②,三曰立功,四曰興利。賢者國之干 ③,猷者國之規(guī),功者國之將,利者國之用,是皆報國之道,惟其能而行之。《詩》云:“無言不酬,無德不報?!雹軟r忠臣之于國乎。

注釋

①先后光慶:為祖先帶來光榮,為后代帶來幸福

②獻猷:獻計獻策。猷,計劃、計謀。

③干:即棟梁之材。

④“無言不酬”二句:沒有一句話不予以應答,沒有一次恩德不予以加回報。酬:應答、應合。 譯文作為臣子為君主做官治理天下,給祖先帶來美譽,給后代帶來幸福,都是由于受了君主的恩德。臣子如果沒想到報效國家,這難道還能算得上是忠忠臣嗎?賢明之人有的沒有俸祿卻還想著為國君做有益的事,還沒有受了俸祿不報答君王的。報國之道有四種人:一是向君主舉薦賢才并任以職的人,二是向君主出謀劃策的人,三是建功立業(yè)的人,四是為國家增強收入,為民謀利的人。賢能之人為國家提供棟梁之材;獻計獻策的人,為國家提供治國方略;建功立業(yè)的人,是保衛(wèi)國家的將帥之才;為國家增強收入、為民謀利的人,是國家的有用之才。這些都是報效國君的方法。只要是盡了自己的能力去做,就可以了?!对娊洝飞险f:“沒有一句話不予以應答,沒有一次恩德不予以回報?!焙螞r身為忠臣而對于自己的國家呢?

【現代管理啟示】

懂得感恩是忠誠的基礎

中國有句俗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不僅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更是一種善于發(fā)現生活中的感動,并能享受這一感動所給我們帶來得快樂的思想境界。作為子女,懂得感恩父母,才能孝順父母;作為學生,懂得感恩老師,才能更加刻苦學習;作為同事,懂得感恩同事,才能更好地團結合作;作為員工,懂得感恩老板,才能忠誠于自己的公司。

在當今企業(yè)管理中,每家企業(yè)都希望員工對自己忠誠,而忠誠的基礎就是懂得感恩。懂得感恩是忠誠的基礎,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是不會一心一意地建設國家、報效國家的。同理,一個不忠誠的員工也不會努力專心地去工作,將企業(yè)當成自己得家一樣。作為公民懂得感恩,才能熱愛和報效國家,才會努力地為建設國家作出貢獻;作為企業(yè)員工懂得感恩企業(yè),才能熱愛和珍惜工作,才會給企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價值。當你心存感恩時,你的心情自然是愉快而積極的,因為你知道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并會永遠保持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上積極的態(tài)度,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懂得感恩談不上起忠誠,沒有忠誠更不會懂得感恩。

老王根據電線桿的小廣告,找來一個農村青年給家里裝修。小伙子一聲不吭做到天黑,老王留他吃飯,他推遲了半天,最后拘謹地坐下來。聽說小伙子為了讓弟弟讀重點高中,主動放棄上大學的機會來城里打工,老王很感動,把家中多出的舊衣服都送給了小伙子。小伙子漲紅了臉,一聲不吭地接過衣服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老王開門看見一個背著蛇皮袋子的年輕人站在門口,見老王茫然地看著他,年輕人很著急地說:“是我??!去年給您家干活,您還送我一袋衣服的?!崩贤趺φ泻羲M門。他坐沙發(fā)上不停地搓著手,還是那樣的拘謹:“我家里人都很感謝您給我的那些衣服。原本那次給您裝修是我最后一個活,做完就回家種田去,可是上次在這里,我又想繼續(xù)呆在這個城市了。這次進城,家里人都讓我捎點自己種的糧食,還有特產過來,說一定要好好謝謝您!”說完,小伙子放下東西就走了。老王目送著他,驚訝于事情都已經過去這么久,他居然還能記得此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