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有好事者,總結(jié)這個問鼎中國首富三次的富豪的口頭禪,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我做事的習慣,方向一旦明確,大概都想好,應(yīng)該有三分把握,我就敢去做。 而且我是要求速度的?!?/p>
而那個時候,還沒有人關(guān)注他在說什么在做什么,黃光裕的果敢便凸顯了。這不,一旦瞄上了服裝市場,黃光裕便孤注一擲,把自己當時所有的積蓄幾萬塊錢全部拿了出來,從廣州訂了一大批服裝,可惜的是進服裝需要經(jīng)驗,尺寸、型號、款式,黃光裕都不懂,不懂得的結(jié)果是這批服裝他在北京賣了半年多,幾乎原封不動。
窮則變,變則通。自己賣不動,讓別人試試?找人代銷,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在朋友的推薦下,位于珠市口東大街420號的名叫“國美”的服裝店被黃光裕選中。國美服裝店的老板也愿意讓黃光裕積壓的服裝掛在自己的店里,因為不用付貨款,賣不了還能退回。
你來我往間,黃光裕便和服裝店負責人混熟了。得知店老板有心把這個服裝店承包出去的消息后,黃光裕心中開始活泛了,這個十七歲離開家鄉(xiāng)的小廣東,也想有個自己的大本營,便把在外地的哥哥請來,兩人決定冒一次險,用東借西貸的3萬多塊錢,把這個店面盤了下來。簽訂了為期3年的合同,還獲得了店名使用權(quán),從此黃光裕,行商變坐商。
1987年1月1日,黃俊欽、黃光裕兄弟倆的國美服裝店便正式開張營業(yè)了,這是國美王朝的第一塊磚,也是黃氏家族發(fā)家的第一站。
可是就算是日后叱咤商場的黃氏兄弟,也不是一順百順。不內(nèi)行,進的服裝不合適,誰賣老百姓都不買賬。服裝中涉及的東西太多,款式、面料、季節(jié)、尺寸,這些都得學,但是黃光裕不學,他平常就看著旁邊的紅紅火火的賣電器的店琢磨。初步琢磨的結(jié)果,是國美服裝店開始一邊賣服裝一邊賣電器了。又過了兩個月,服裝買賣還是不見起色,黃光裕干脆徹底把它轉(zhuǎn)型成為了一個電器店,至于那批滯銷的服裝,黃光裕索性把它們發(fā)給員工當做工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