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黃光裕是國美的教父,那么永樂則是傾注了陳曉的心血。外表沉靜的陳曉,曾經(jīng)是黃光裕最大的敵手之一。黃光裕在永樂談判后,對媒體說:“我認為陳曉是一個出色的實戰(zhàn)者,也非常熟悉家電零售市場,在上海做得非常好。談判過程中,陳曉比之前更加可怕?!蹦軌蜃屧谕鈬袠I(yè)巨頭前面不改色的黃光裕說出這樣的話來,陳曉在商業(yè)上的精明老辣可見一斑。
永樂電器雖然建成的時間不比蘇寧、國美,是小弟弟的級別,但是從出生到發(fā)展,永樂并沒有用太多的時間,便從同樣的后輩中脫穎而出。永樂建成初年,銷售額只有100萬,到2003年的銷售額突破100億元,從只在上海本地發(fā)展,到2003年永樂轉(zhuǎn)戰(zhàn)江蘇、浙江、廣東、福州、河南等地,并擁有超過60家的家電連鎖大賣場,短短7年,永樂用這種超常規(guī)的發(fā)展,從籍籍無名到雄踞一方的諸侯。永樂這樣飛速的發(fā)展,便能折射出陳曉在商業(yè)上的運籌帷幄。而陳曉的終極目標似乎也能從他的話語中窺視一二,當被問到他的總部為什么要設在上海南匯區(qū)周浦鎮(zhèn)上一條小路上的時候,陳曉笑言,沃爾瑪?shù)目偛坎皇且苍卩l(xiāng)下么?
陳曉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他出生于“大躍進”期間,得過小兒麻痹導致一條腿殘疾,幼年時候父親就去世,債臺高筑卻挽救不回病重妻子的性命……陳曉的身上同樣充滿了傳奇色彩。
永樂舊部都說陳曉是一個大方的人,他不吝嗇分享股權,不會虧待下屬,是一個很好的老板。2005年永樂上市后,很多永樂的管理層因此緣故一躍成為千萬富翁。而商業(yè)前輩們說,陳曉非常之精明,光就其商業(yè)謀略而言,絕對不是等閑之輩,永樂八年即成為家電連鎖業(yè)的“探花郎”,突破100億元的大關。他的競爭對手說,陳曉是個極為棘手的人物,而他的同事說,陳曉是個難得的具有領袖風采的人物,似乎精明、溫和、商業(yè)奇才是陳曉的全部評價。陳曉在上海永樂總部的時候,但凡他要上電梯,電梯內(nèi)別的員工都主動的退將出來,別人說這是員工害怕陳曉的表現(xiàn)。
同樣能證明陳曉溫和外表下強悍作風的就是他對永樂的掌控。陳曉自己說:“我是永樂唯一控股股東!”“57位高管可根據(jù)股權比例享受分紅等經(jīng)濟利益,但他們掌控的53.78%永樂股權的表決權,完全歸于陳曉一人,這一點不可撤銷。”
同樣,陳曉也是一個工作狂,永樂銷售手機的員工們曾經(jīng)透漏,當日的手機銷售情況必須短信告知陳曉,陳曉當天就要看完所有的報表。
陳曉面對強敵入侵,同樣不懼不慌,曾笑言道,如果自己狀態(tài)還在,必然不怕外國零售巨頭的入侵。
陳曉的確不怕,縱觀陳曉帶領永樂的發(fā)展,就會發(fā)現(xiàn),在家電零售業(yè),陳曉一直扮演的角色就是“追趕者”。
永樂初建之時,江蘇蘇寧已經(jīng)成立6年,國美已經(jīng)成立9年,大中成立14年,這就注定了陳曉的永樂,在起跑的時候就要窮追猛趕,永樂對前輩是絲毫沒有敬畏之心的,曾經(jīng)高調(diào)的攻到蘇寧的大本營南京,面對媒體放出豪言,要把南京的電器價格降下來5%~10%,面對國美也絲毫不怯弱,在國美入住南京的時候,當月便投入了300萬的廣告,永樂的投入同財大氣粗的國美在伯仲之間。永樂甚至開始北伐,在國美和大中的大本營北京,開了第一家門店——五棵松門店。永樂此舉,無異于虎口奪食,膽色可嘉。而永樂的霸氣也能窺見端倪,在上?!罉贩Q雄的地界,永樂曾經(jīng)向供應商們發(fā)出函告,要求其不得以供應自己的低價供應給其他賣場,如若不然,便會遭遇懲罰。
2005年,家電業(yè)正是諸侯激烈拼殺的一年,境況慘烈到什么程度,說個例子,因為這幾個銷售商都采取的是低價銷售戰(zhàn)略,每當有新店開業(yè),第一批涌入店門的竟然是供應商,因為銷售商們的低價血拼,壓力都轉(zhuǎn)嫁到了供應商的身上,所以供應商們不得不出此下策,把賣出去的東西再買回來,如此低價,盈利狀況可見一斑。
價格戰(zhàn)上,永樂狠狠地咬住對手,而在比拼擴張上,永樂也緊緊地跟進國美、蘇寧的步伐,光就2005年一年時間,永樂就將其勢力范圍由34個城市擴張到72家城市,而門店數(shù)則由2004年的92家增加到193家,如此成績,在國美蘇寧高手環(huán)伺間,已是相當不易。
但是永樂并不滿足這樣的成績,2005年1月,永樂引入摩根士丹利和鼎暉,(摩根士丹利是全球最大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公司,總資產(chǎn)高達7300億美元,鼎暉則是在融資方面管理資產(chǎn)規(guī)模達5億美元的投資基金),兩家公司斥資5000萬美元購入永樂20%的股份,有了外來資本的強大后援,2005年10月13日,永樂電器銷售有限公司宣布在上海上市。這是繼2004年6月在香港借殼上市的國美,2004年7月深圳證交所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的蘇寧,第三家連鎖家電銷售商的上市,登陸陸資本市場給永樂的掌門人陳曉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據(jù)經(jīng)濟專家分析,上市之后,陳曉個人價值就增至8億人民幣。
面對欣欣向榮的永樂,陳曉豪情萬丈地表示,永樂將利用上市募集的資金以及集團在上海和長江三角洲的成功模式,有選擇性地開設新門店和收購合適業(yè)務,以擴大市場份額。果不其然,永樂從募集資金中拿出3.5億港元至4億港元用作開設新門店,以實現(xiàn)擴展策略。陳曉看好自己的永樂,甚至同摩根士丹利和鼎暉定下“對賭”之約。也就是永樂招股說明書上顯示的那樣,如果永樂2007年的凈利潤高于7.5億元人民幣,外資股東將向管理層轉(zhuǎn)讓4697.38萬股的永樂股份,同樣,如果永樂的凈利潤相等或者低于6.75億元人民幣,那么永樂的管理層將要向外資股東轉(zhuǎn)讓4697.38萬股。這相當于永樂上市后已發(fā)行股本總數(shù)的4.1%,可謂豪賭。
面對這樣的豪賭,陳曉也是信心百倍,他把擴展的疆域延伸到廣州、深圳等一級城市,目標是三年內(nèi)在廣州、深圳開15~20家連鎖店,并打算將永樂的市場份額擴大的30%左右,意圖同國美、蘇寧三分天下。如此豪賭下如此豪情,陳曉“嗜賭”與“霸氣”同黃光裕比稱得上不相上下。但2005年度,說出這樣的豪言壯語是可能的,當時家電連鎖銷售巨頭的日子比家電供應商好過太多。家電連鎖銷售商把低價競爭帶來的巨大壓力都轉(zhuǎn)嫁到了家電供應商的身上,家電連鎖市場容量穩(wěn)步提升,整個大行業(yè)的發(fā)展狀況都是良好的,而且隨著連鎖網(wǎng)絡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采購成本的下降,綜合服務能力的提升,連鎖巨頭們又開始向二三級城市擴張,空白的領域為家電銷售巨頭們帶來了更大的盈利空間。
2005年對于永樂和陳曉來說,都是輝煌的一年。對于永樂,152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199個門店,同銷售額498億元人民幣,門店數(shù)達到426的國美,以及門店363個,279億元蘇寧的銷售額相比,永樂牢牢占據(jù)了家電零售業(yè)老三的位置。同時在這一年,永樂入主中國企業(yè)500強。而陳曉也同黃光裕一樣獲得了2005年度“中國零售業(yè)十大風云人物”的殊榮。
但是如果你用家電連鎖零售業(yè)“探花”這樣的字眼稱呼永樂,陳曉會不以為然的反問道:“何以見得我是老三呢?” 似乎永樂的戰(zhàn)績不僅于此,陳曉自己估算,永樂2005年度僅在上海一個城市的銷售收入預計便達90億元人民幣,這個數(shù)字同老二蘇寧上市公司的主營業(yè)務收入相當。
如此一看,永樂電器真的有同資本方對賭的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