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之人和”無趣”之人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
我們先看看什么是興趣。
興趣 interesting,來源于拉丁文詞根 “inter 在 之間”,后面加上了代表最高級的”est”和代表當下的”ing”。這仿佛在告訴我們,當你以最高級(est)的形式投入到當下(ing)的事情之中(inter)去。興趣就是讓你自己完全身在事物其中。當你真正完全投入到當下的事情中間去,不管這個事情多么簡單卑微,你就能感受到無窮的樂趣。任何一個瑜伽教練都會告訴你,即使認真的投入你的呼吸 這個每天你做過無數次的事情 都能感受到無數的樂趣。
佛家的禪宗也有關于投入的故事:
有源律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大珠慧海:“用功?!庇性绰蓭煟骸叭绾斡霉Γ俊贝笾榛酆#骸梆噥沓燥埨砻?。”有源律師:“一切人總如同師用功否?”大珠慧海:“不同。”有源律師:“何故不同?”慧大珠慧海:“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p>
吃飯的時候吃飯,喝水的時候喝水,那就是修行。可惜大部分人不是這樣,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想著工作,在喝水的時候又想著吃飯,在工作的時候想著出錯,你在戀愛的時候擔心分手。你在擁抱的時候還在看表
所以我們還是凡人一個。
在做職業(yè)規(guī)劃課程這幾年,我見過很多很多人,他們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興趣”又或者是“好像對什么都有興趣”。但如果你問問他們,聽說你那么喜歡市場,為什么不試試看呢?他們就會回答,“如果萬一失敗了該怎么辦?”
你知道他們的問題在哪里了吧。這些人都是不敢投入的“無興趣一族”,那就是,他們好像從來沒有想過進入當下,他們從來沒有感到過樂趣。他們總在思考“讀這本書,有什么用處?”“萬一做不好怎么辦?”,這讓他們無法從任何東西中間獲得樂趣,自然也就無法對什么感興趣。擔憂之墻永遠把你和樂趣隔離開來了。你就好像一個糟糕的讀者,每看一頁小說都要翻到最后去看看結局,那么你就完全失去了閱讀的快樂。
所以當下的投入帶來快樂。下面是一段我的經歷:
在一次吃飯的時候,我從一個朋友那里學到了一個橡皮筋近景魔術。(就是劉謙春晚上表演那個)我覺得相當有趣,于是開始當場學習。在一開始的時候,我是最笨手笨腳的一個,不是穿幫就是把橡皮筋彈飛到隔壁人的碗里。大家一看我表演就說:“你表演的不是魔術,而是魔術揭秘吧?!边€有人說“你以為你是劉謙??!”
但是我還是覺得有趣,在回家的路上,我一邊開車,一邊用手比劃這個魔術,我在優(yōu)酷網上面下載了所有的劉謙的視頻,一幀一幀的開他如何換手指頭,如何誤導觀眾,如何做動作。一有上課的機會,我就主動給身邊的人展示。當然,有的是魔術表演,有的還是魔術揭秘表演。一個星期以后,我成功的表演了這個魔術,即使面對當天和我一起學習魔術的人,大家明明知道我在換手,卻就是看不出來了!
我有什么收獲?我的收獲是,我可以在課堂中間變魔術讓大家開心,也可以用來在家里哄哄我老婆。更加重要的是,我開始多一種讓自己快樂生活的方式,我覺得我在魔術方面也很有天賦呢!而且這讓我自信心膨脹。
所以樂趣來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結果,正是因為這樣,樂趣可以是無條件的。
一個嬰兒在玩的時候咯咯的笑,并不是因為這個游戲會讓他獲得什么。我們在演奏樂器的時候覺得開心,并不是因為我們就通過這個拿到鋼琴十級。我們在聽笑話的時候哈哈大笑,并不是因為我們要記錄下來這個笑話來炫耀給別人;我們在看小說的時候覺得心向往之,并不是因為這本小說能讓我減壓。
因為快樂就是快樂,投入的快樂是無條件的。
現在我們對投入有了下面的理解;
嘗試是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敗的。
成功的嘗試能收獲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