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鑿山與共工"觸山",這兩個神話有必然的聯(lián)系。從對象上而言,兩個神話針對的都是高山;從目的來看,兩個神話都涉及把天柱弄斷;從涉及的內(nèi)容看,兩個神話同時講述天地分離的原因及過程。因此,這兩個神話應(yīng)該是同一神話的變種。
有人認(rèn)為,共工"觸山"的神話屬于推原神話,所謂的推原,就是追尋事物的本源。共工"觸山"是為了解答"天傾西北"的原因。我們認(rèn)為,這是根本不對的。共工觸山與盤古開天,同屬于一個古老的神話,它們講述的主題是同一個:即天地是如何分離的事實和原因。因此,"天地分離"與"天傾西北"是兩個不同的事件,以下將有專門論述。
以上兩則神話,都涉及一個核心問題--天,從中我們發(fā)現(xiàn),兩則神話中的天有三個共同點:
一、我們所謂的"天",在一個不能確定的時代里,曾經(jīng)距離我們很近。盤古神話里,天和地挨得很近,幾乎就要重合了,害得盤古只好站在中間頂著。共工"觸山"的神話里,天與地距離也不遠(yuǎn),中間僅僅隔著一座不周山。在其他"天梯"的神話里,天地也是很近的,連凡人都能順著"天梯"爬到天上,《國語·楚語》說,楚昭王曾問觀射父,如果天與地相通,庶民能夠順著天梯登天嗎?可見,在神話講述的那個時代,天離地很近,就懸浮在我們的頭頂上。
二、"天"和地是在某一個事件當(dāng)中分離的,在盤古神話里,天離開地是因為盤古鑿斷了天地相連的部分,同時也因為盤古在天地中間倒下去的緣故。共工的神話就更明確了,就是因為他撞斷了支撐天地的巨柱不周山,才導(dǎo)致天地分離。在阿卡德的神話中,也有一把神劍,當(dāng)時就用它割開了天和地??梢娞斓卦瓉硪彩沁B在一起的。
同時,天地分離有十分強(qiáng)烈的動感。在盤古神話里,"天日高一丈",而且剛剛分離的天空幾次想降下來與大地重合,搖搖欲墜。在共工的神話里,不周山倒了,而天連接不周山的那部分竟然"轟"地崩塌了一塊,然后才冉冉升起。因為神話的核心是天而不是地,因此,在描述中"天"有了很強(qiáng)的動態(tài)感覺。
假如我們承認(rèn)神話中的描寫,有一定真實背景的話,那么按照一般性的常識,凡是可以發(fā)生空間位移的東西,必定是個有形(至少肉眼可以看見,因為古人沒有顯微鏡)的物體。
三、世界上所有關(guān)于天地分離的神話,無一例外地認(rèn)為:天和地是由同樣一種東西--混沌中產(chǎn)生的,也就是說,天和地的結(jié)構(gòu)是相同的,都是由某種有形的物質(zhì)性東西構(gòu)成的。比如,中國"天梯"的神話就隱含了這一思想,有形的物體所連接的,必然也是有形的東西。在共工神話里,天崩塌的那一塊正好是與不周山上連接的那一塊。不周山是高山無疑,是山就為五土之一,那么,天崩的那一塊也應(yīng)與不周山相同了。再后來,女媧補(bǔ)天的神話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