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替朱元璋打圓場說:“那天太子不是親眼所見嗎?大將軍常遇春的靈柩從北面運回來,皇上哭得那么傷心!人都是有良心、有同情心的,皇上憐憫天下貧苦人,一再免稅捐,賑災(zāi)撫恤,這也是同情之心??!”朱元璋告誡太子不可一味地發(fā)善心,那就會把人放縱了,會誘發(fā)人的惡性,“恩威并重,這四個字永遠(yuǎn)是法寶,你要時刻牢記?!?/p>
朱標(biāo)說:“這樣看來,孔子的仁政不完全了。”
宋濂說:“臣前些天在李丞相府看到皇上去年冬天寫的一首絕句,寫得好,大有山河一統(tǒng)再造盛世的氣魄?!?/p>
朱標(biāo)說:“我怎么沒看過?”
宋濂便抑揚頓挫地背起來:“臘前三白少無涯,知是天宮降六花,九曲河深凝底凍,張騫無處再乘槎?!?/p>
朱元璋說:“這不過是偶爾為之。寫詩終究是雕蟲小技。朕打算把這幾年來親自草擬的論、記、詔、序和詩文收集到一起,還想請宋濂先生給斧正一下?!彼五ズ苁欠Q道,認(rèn)為正好可以編一部《御制文集》。
朱元璋說:“恐不足為后世憑。先生和劉伯溫把元史修得差不多了,本朝之史也該留意了?!?/p>
宋濂說:“隔代才修史呀?!?/p>
朱元璋說:“本朝人、當(dāng)代人如不留下文字憑證,后來人怎么寫,也不好杜撰吧?”他這是在暗示,讓本朝人多留下頌揚文字。
宋濂說:“那是?!边@時陳寧進(jìn)來說:“陛下,藍(lán)玉從北方進(jìn)貢一種神奇的鳥,叫海冬青,日飛千里。陛下不去看看嗎?在西鷹房?!?/p>
朱元璋對宋濂、朱標(biāo)說:“走,都去看看?!?/p>
西鷹房里,一只巨大的純白色的海冬青鳥用鐵鏈子拴著,盛在一個很大的籠子里,這是出產(chǎn)在長白山、混同江一帶的巨鷹,體軀很大,翼展丈余,是藍(lán)玉剛剛貢進(jìn)來的。
朱元璋興沖沖地趕來看海冬青,飼鷹人適時地打開了籠門,那大鳥抖開翅膀,扇起狂風(fēng),眾人都一驚,海冬青穩(wěn)穩(wěn)地落在了朱元璋肩上,眾人無不稱奇。朱元璋說:“這海冬青好像與朕特別友善?!?/p>
宋濂對這種北方神鳥知之甚多。海冬青最有靈性,知道長幼尊卑,金朝詩人趙秉文稱它俊氣橫鶩,英姿杰立,頂摩蒼穹,翼迅東極,鐵鉤利嘴,霜柳勁翮。從唐代起,北邊的人便向?qū)m中進(jìn)貢這種純白的海冬青,稱白玉爪,極為罕見,唐時規(guī)定,凡是流放到遼河、松江的罪囚,只要捕得海冬青,便可贖罪,傳驛而歸。
朱元璋逗弄著肩上的大鳥,那鳥竟在他手上啄食粟粒,一點不眼生。朱元璋問宋濂:“本來是白鷹,為什么叫海冬青?”
陳寧說:“藍(lán)玉附來一紙條。他不附上這幾行字,臣也不懂。過去稱它是從鯨海飛來的青色之鳥,鯨海在東面,故稱海東青,也有寫冬天的冬的,得此鳥為天下吉兆。”朱元璋聽了,不覺喜出望外。
禽鳥誤政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國人矚目的大明王朝第一科在江南貢院拉開了帷幕,這給繁華的南京城又平添了三分喜氣,全城百姓都如逢佳節(jié)一樣興高采烈。從夫子廟(今日禮賢館)到貢院這幾條街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來應(yīng)江南鄉(xiāng)試的人開始經(jīng)過嚴(yán)格檢查入考場。
錢萬三帶著家人送錢大來到了考場門口,錢萬三再三叮囑:“千萬要抄明白,別丟了字?!卞X大手舞足蹈,笑道:“等著我中狀元吧。”
錢萬三批評他四六不懂,“這才是鄉(xiāng)試,怎么就說中狀元的話,別叫人笑話。”楊希圣給他掃盲:“鄉(xiāng)試考中舉人的榜首叫解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