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證明,將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再將每個小目標分解成若干個更小的目標,如此一直分解下去,到最后,那個最小的目標將會明確地告訴你:現(xiàn)在該去做什么。因此,不管你所制定的終極目標有多大多遙遠,一定要耐心地將它細細切割、分解,直到你知道現(xiàn)在該去做什么。
說白了,一棵完整的目標多杈樹,其實也就是一套完整的達成該目標的行動計劃。因此又有人將目標多杈樹稱之為計劃多杈樹。而任何一個目標最后都可以被描繪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2)一個長跑運動員的啟示
山田本一在1984年出人意料地奪得了東京國際馬拉松邀請賽的冠軍。記者問他憑什么取得了如此驚人的成績,他說:“我是憑目標獲勝的?!眱赡旰螅衷谝獯罄麌H馬拉松邀請賽上獲得冠軍,當記者采訪他時,他仍說:“我是憑目標獲勝的?!碑敃r人們對他的回答大惑不解,后來從他的自傳中才弄清楚其中的奧秘。他說:“我在每次比賽前,必須先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志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志是銀行;第二個標志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志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向第一個目標沖過去,到達第一個目標后,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沖去……40公里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么幾個目標輕松地跑完了。”
品味這個故事,相信一度迷茫的你會有所了悟——炫目成功的獲得憑借的不是安逸的空想,也不是盲目的付出,而是將這個終極目標以及對這個終極目標所付出的每一滴汗水,細細分化到你的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分鐘。否則,你即使手執(zhí)美好的目標,也只能扮演可憐可嘆的失敗角色。
(3)繪制“多杈樹”
在動筆之前,你手執(zhí)大目標,首先要弄清這樣一個問題: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應具備什么樣的條件?針對這個問題,列出所有的必要條件及充分條件。完成這些條件,其實就是達成該大目標之前首先必須達成的小目標,也即大目標的第一層“樹杈”。勾勒出“樹干”的第一層“樹杈”后,接下來要弄清的是:要實現(xiàn)這些小目標需要滿足什么樣的條件?由此列出達成每一個小目標的所有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即各處小目標的第二層“樹杈”……以此類推,當你的目標分解圖上清晰地畫出了所有眼前目標——美麗的“樹葉”時,一幅完整的“多杈樹”式目標分解圖也就展現(xiàn)在你面前。
此時,如果你認為自己已大功告成,那么你錯了。描繪出目標分解“多杈樹”僅僅意味著你的一只腳站在分解目標的門里。若想兩只腳完全跨越這道門坎,你必須還要做好檢查工作。檢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決定你的“多杈樹”的壽命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