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詒春:被遺忘的清華老校長

民國那些人 作者:徐百柯


周詒春(1883-1958),字寄梅,安徽休寧人。1913-1918年任清華學校校長。后歷任燕京大學代理校長、國民政府實業(yè)部次長、農(nóng)林部長、衛(wèi)生部長等。

2004年6月10日傍晚,我走進老清華園,坡地草坪上新立起了一塊校友捐贈的巨石,上面刻著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不遠處,大禮堂的穹頂沐浴在薄暮余輝中,科學館的門已經(jīng)鎖了;繞過大禮堂,圖書館舊館不時有學生進進出出;再往前走,西操場前的體育館內(nèi)有幾個白發(fā)老人和年輕人在比賽籃球。

我來到工字廳,找到一位熟人。他是清華的畢業(yè)生,留在學校人事處工作。我問他,你知道周詒春這個人嗎?他搖頭?!安贿^你要是想知道的話,我可以進內(nèi)部的人事數(shù)據(jù)庫幫你查查?!?/p>

其實,他未必能查到。因為周詒春每天出現(xiàn)在清華園的情景,已經(jīng)過去了80余年;并且,也用不著查。因為作為清華學校的老校長,周詒春留給清華的東西很多???在他任內(nèi)確立了那句著名校訓,并親自規(guī)劃督造了清華早期的“四大建筑”:大禮堂、科學館、圖書館、體育館。

在今天的清華,大家天天看見“周詒春”,處處看見“周詒春”,但卻沒有多少人聽說過這個名字。不僅是那位人事處的干部,在清華校園,隨便問幾個學生或老師,大多不知道周詒春是何許人也。只有一個新聞學院的女生,略微思索了一下說:“我知道他是清華以前的老校長,別的就不太清楚了?!?/p>

幫我聯(lián)系采訪周詒春后人的一位清華校友總會的工作人員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其實我也是前不久調(diào)到校友總會后,才剛剛知道周校長的?!?/p>

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清華怎么也不肯遺忘這位周校長:1918年初,他辭職離校那天,全校曾經(jīng)集合,學生們身著軍操制服,一齊舉槍向他致敬。比他小16歲的溫源寧教授后來回憶說:“他離職的那一天,對于他領導下的教職員、他的學生和他自己,全都是悲哀的一天?!?/p>

溫源寧說:“在學校時,人們會躲開他、規(guī)避他;如今,他卻成了人們尋找的對象。從他的身上常散發(fā)出一種在最親密的朋友之間也不常見的溫暖?!?/p>

老一代的清華人,包括清華大學最著名的校長梅貽琦,始終以“老校長”稱之。20世紀30年代初,清華大學曾經(jīng)發(fā)生過“校長風潮”,幾位不受歡迎的校長連續(xù)被教授會和學生會驅(qū)逐離校。這時師生們又想起了他們的老校長,于是派代表到他家里“勸駕”,同時在校刊上發(fā)出“請###任命周詒春為校長”的呼吁,后因周詒春本人堅辭而作罷。

周詒春任職期間,清華學校還只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但按照清華校史專家黃延復的研究,是他在1916年首先提出把清華逐步過渡到一所完全、獨立之大學的完整計劃。

周詒春在清華學校以嚴格著稱。他曾經(jīng)推行了著名的“強迫運動”:每天下午4時至5時為運動時間,在那一小時內(nèi)圖書館、教室、宿舍一律鎖門,學生都必須到戶外操場或體育館內(nèi)去鍛煉。所以他一直被視為清華體育傳統(tǒng)的開創(chuàng)者。

“他很嚴格,這是毫不讓步的;但是他人是很有善心的,就是說,你感覺他很溫暖,他是為你好。所以后來我接觸到的他的學生對他都是有好感的?!彼膬鹤印f(xié)和醫(yī)院名醫(yī)周華康老先生這樣描述父親。

周校長早年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后赴美留學,先后就讀于耶魯大學和威斯康辛大學。就在他離開清華那年,他的母校???上海圣約翰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所以他的同時代人習慣稱他為Dr.Tsur(周博士)。

1950年,周博士從香港返回內(nèi)地后,和兒子周華康一家住在一起。那是位于外交部街的一棟二層小樓,他住在樓上。在那個運動頻仍的年代里,周華康回憶說,他和父親交流的機會很少,甚至連父親最珍愛的清華都沒有聽父親提起過。而在周華康女兒周琳眼里,爺爺“很靜,像個中國的老學究,一點兒看不出當年西化的做派。整天也不出門,只干兩件事:翻看一大堆線裝書,還有就是練字?!?/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