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事務,它們都需要使用打結的方法來完成,從事各項活動時,選擇正確合適的結是極為重要。當需要打結時,你不應該對打結的方法一無所知。你要學習、掌握每種結的用途,以及打每一種結的方法——在黑暗之中,和其他各種條件下,你都要能從容自如的打結;同時也應知道如何解開結——在許多危險的時刻,比起來不會打結,不會解開結更糟糕。
說明:在以下的敘述中,我們把用來打結的繩索中被提起的一端,稱之為活端;與此相區(qū)分,繩索的其他部分,我們稱之為固定部分,或者是固定端。
平結
我們又稱它為方結,在各種類型的結中,平結使用的頻率最高,也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一種結。利用平結,可以將粗細相同的繩索連在一起,這時即使承受的拉力很大,也十分結實,而且易于解開。
用這種結韁粗細不同的繩索系在一起并不可靠,使用尼龍繩時也不應打平結——尼龍繩太滑。
也可以利用平結將繩索系在其他的物體上。在營救過程中,使用平結的效果較好,它十分光滑,不會傷著遇難者。
圖
打結的方法:將右邊的一根繩子放在左邊的繩子上面(如圖a),然后向下環(huán)繞(如圖b),
然后將左邊的繩端放在右邊的繩端上(如圖c),再向下環(huán)繞(如圖d)。
小心檢查——兩個環(huán)之間可以彼此滑動,如果穿錯了位置,就會導致兩根繩子系不到一起(散開),或者在受到拉力時難以解開。
同時拉動兩根繩索,將平結系緊;或者僅從活端用力,也能確保能夠系緊(如圖e)。
系完平結后,如果懷疑這個結是否可靠,可以將平結每一端的活端,在繩索上再打半個索結(如圖f)。
一些比較簡單的結 有一些結十分簡單,制作很快速,掌握它們的制作方法,有助于加深了解,復雜的制作方法,即下文所述的更復雜的結的制作。
反手結
圖
在所有的結當中,最簡單的一種打結方法是打反手結。首先,將繩索曲成一個環(huán)狀,將活端從后面穿過這種環(huán),然后拉緊,即可完成。除了用來在繩端處打一個結點(使繩頭不易散開)外,反手結很少有其他的用處,但是,它是許多其他的復雜的結的組成部分。
反手環(huán)(結)
圖
這種結的制作極為快速,首先將繩索彎成一個環(huán),將這種環(huán)套在一個固定的物體上,拉緊它,再用活端與環(huán)打成一個反手結。
“8”字形的結
圖
如同反手結一樣,這種結可以在繩端系成一個結點,但是它卻比反手結更為有效。先將繩彎曲成一個環(huán),將活端放到繩索的固定部分的后面,然后繞過固定部分,再將活端穿過前面的環(huán)。
“8”字形環(huán)
圖
比起來反手環(huán),這種環(huán)更加結實更加牢固,制作的方法與“8”字形結相同,但是使用的是雙股線,將環(huán)端作為活端,可以放在用來系繩索的釘錨上。
“8”字結的第二種編織方法
圖
這是一種相當有效的結,可以將繩索系在錨上。一般可以在物體(錨)過高,因而不能將打好的結套在上面的時候使用。首先,在繩索上制作一個松弛的“8”字形結,將活端繞過物體,然后再拉回,沿著原來的8字形結的線路,重新作一個“8”字形,然后系緊,就編成了。
繩索的連接
單編結
圖
單編結通常用來連接粗細相同的,或者是粗細不同的兩根繩索,比起來把兩根粗細相同的繩索系成平結的方法,這種方法更為有效。對于材料不同的繩索,特別是潮濕的,或者是結冰的繩索,這種結更為理想。
這種結的制作方法比較簡單,在繩索未承受拉力時,它也容易解開。如果制作的方法沒有錯誤的話,而且承受的拉力是穩(wěn)定而又規(guī)則的情況下,這種結不會滑開。
將一條繩子彎曲成環(huán)狀,另一條繩子的活端(如圖中a)向右彎,從后面繞過這個環(huán),再將活端從這根繩與另一根繩子之間的環(huán)中間穿過。
把這個繩子拉緊。當拉力增加時,這種結會自動系緊。
雙編結
圖
和單編結比起來,雙編結更加結實耐用,而且對潮濕的繩索的效果也不錯,特別是在兩根繩索之間粗細相差比較懸殊的時候。不過,即使兩根繩索都很粗,使用雙編結來連接它們,結果也十分結實。如果繩索受到的拉力不穩(wěn)定,普通的單編結就很容易滑落,此時就更能顯示出雙編結的優(yōu)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