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培養(yǎng)良好的記憶品質(zhì)(9)

如何幫孩子才能考高分 作者:王極盛


心理學的實驗研究證明,學習任何材料之后,過度學習是很必要的。即背誦某種材料達到剛能背誦時,不要停止練習,要繼續(xù)再讀幾遍。是否過度學習越多越好呢?心理學的研究結(jié)果說明,過度學習在50%~100%時的效果比較好,過度學習的記憶效果并不是與增加遍數(shù)成正比,而是在超過學習100%后,其效果逐漸下降。有人實驗研究證明,過多的過度學習反而無益,這可能是受到疲勞和厭煩的影響造成的。

現(xiàn)在不少老師和家長都有這樣一個通病:孩子做錯了一道題或者寫錯了一個生字,罰他重做5~10遍,更有甚者罰他50遍。有一天晚上,我到一個朋友家去談工作,談到10點結(jié)束后,我告辭出來,看到他的兒子在另一間房間里無精打采、心不在焉地抄東西。我問了一句怎么還不休息呀?他說今天英語默寫單詞,我錯了12個。老師讓我回家后每個單詞寫100遍。我越寫越煩,一煩就寫錯,越錯越煩。

我們的一些老師和家長,對學生錯一罰十甚至罰百的這種心意可能是好的。他們說默寫錯一個生字,罰你10遍、100遍,你還能記不??!殊不知這種懲罰辦法違背了過度學習法的過度程度,往往適得其反,收不到好的效果。

(8)系統(tǒng)記憶法

1996年12月我在一所中學對學生進行心理咨詢時,有一個學生對我說,這學期學了不少東西,腦子里挺亂的,擔心期末考試考不好,您看怎么辦?我說,這事情也好辦,你把學過的東西分門別類,使其系統(tǒng)化就容易記住了。

比如,你學過的外語單詞,可按照職業(yè)(工人、農(nóng)民、教師、學生、科學家、藝術(shù)家)、學校(小學、中學、大學)、親屬(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顏色(紅、綠、黃、藍、紫、白、黑)、方向(東、西、南、北)、交通工具(飛機、輪船、汽車、火車、自行車)、季節(jié)(春、夏、秋、冬)、球類(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等分門別類去記就容易記住了。后來這個同學告訴我,他按這個方法去復(fù)習英語單詞,英語考試成績很好,單詞方面一分也沒丟。

所謂系統(tǒng)記憶法,就是把需要記憶的材料分門別類,使這些要記住的材料有內(nèi)在聯(lián)系,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從而增強記憶效果。

人的大腦就像一座圖書館,圖書館買了新書后,要編目歸類,按次序擺在書架上,才能根據(jù)讀者的需要準確而迅速地提出圖書。人的大腦記憶是信息的輸入、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人的記憶過程類同于圖書館的圖書購入、歸類、上架和外借。就像圖書館買了新書,如果不及時地歸類、編目、上架,讀者借書就很難準確而迅速地提出書來。人的記憶也是如此,如果學了新東西,不定期進行分類加工,腦袋里獲得的知識是雜亂無章的,考試時就提不出來,考試效果也不會好。因此學習新知識后,有計劃地將學過的新知識分門別類,使之系統(tǒng)化,記憶效果就會好,考試時也會隨時提取新的東西來,考試成績也會好。

學校里的課程在一個單元結(jié)束后,要進行單元復(fù)習,在期末要進行期末復(fù)習,這都是為了使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加深理解,使之系統(tǒng)化,提高記憶效果。因此,學生要重視單元復(fù)習、期末復(fù)習,借此機會把學過的東西系統(tǒng)化,分門別類,井然有序地儲存在大腦里,提高記憶效果,提高考試成績。

我認識一個初二的中學生,該生聰明,理解力好,但期末考試成績與他的能力相比是不理想的。他媽媽帶著他找我咨詢,我向他說,“你聰明能干,記得也快,但是到期末復(fù)習的時候,你自認為學過的東西都記在腦子里了,忽視了系統(tǒng)復(fù)習,歸納整理,因此考試成績不夠理想”。后來他重視了系統(tǒng)復(fù)習,下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成績升到全班第七名。

(9)規(guī)律記憶法

德國大數(shù)學家高斯小學念書時,老師讓他們計算1+2+3+ 一直加到100的和。正當全班同學緊張地挨個數(shù)相加的時候,高斯報告了他的結(jié)果5050。同學們都驚訝,老師向高斯怎么算得這樣快。高斯說,1+100=101、2+99=101、3+98=101 然后50+51=101,他掌握了這個規(guī)律,采用了101×50=5050的簡便算法。

所謂規(guī)律記憶法就是把要記的東西找出事物之間聯(lián)系和規(guī)律,從而有助于記憶效果。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