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節(jié):我教兒子另一種智慧(3)

卡爾-威特的教育 作者:(德)卡爾·威特(Karl Witte)著


或許有人會對我的這種想法提出異議:身為上帝的使者,難道你得到的還不夠嗎?當然,目前的一切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但對于我的兒子卡爾來說,他卻應(yīng)該得到更多。

不隨大流在某些時候的確是值得贊賞的品格,但在有些時候卻會成為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障礙。

對此,我深有體會。

年輕時,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我是個絲毫不拘小節(jié)的人,對流行于人們之間的那些習(xí)俗禮節(jié)從來不放在心上,認為只要自己真正地做人便會獲得別人的尊敬,也能夠取得應(yīng)有的成就。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在我十六七歲的時候,有一位伯爵很欣賞我的能力,便在許多方面給予我?guī)椭?。當然,對于伯爵的好意我非常感激,但這種感激僅僅深藏在我的心中,從來沒有向他表示過。因為當時我認為感激之情是用不著常掛在嘴邊的。可是后來,我為自己這種不拘小節(jié)的性格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起初,伯爵并沒有在意我這種不拘小節(jié)的做法,可是時間一長,我和他漸漸產(chǎn)生了隔閡。原因很簡單,雖然伯爵不在意,伯爵夫人卻不高興了。

因為我在看望他們或請求他們幫助的時候從未帶去過任何一件禮物甚至連一句簡單的感謝之言都沒有。

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伯爵及夫人對我一天天地冷淡起來,最后,我不但再也得不到伯爵的幫助,甚至連他的面也很難見到。

得不到伯爵的幫助對于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但更重要的是我失去了一個看重我、關(guān)心我的朋友。

或許是遺傳的原因,卡爾從小也是那么不拘小節(jié)。由于我在這方面有過深刻的教訓(xùn),便決心一定改變他。

我曾多次強調(diào),教育完全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而且,在每一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梅澤堡公立中學(xué)的校長福蘭茲先生在得知卡爾的才華之后便向許多有身份有地位的先生們極力推薦,這為卡爾將來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chǔ)。對于福蘭茲先生的厚愛,我當然感激不已。但由于平時并沒有多少私交,所以我一直沒有登門致謝。

有一次,我被任命去梅澤堡協(xié)助一座教堂的維修工作,便借此機會帶著卡爾去向福蘭茲先生表示謝意。

那天,我問卡爾:"卡爾,你覺得咱們給福蘭茲先生帶點什么禮物好呢?"

卡爾顯得很驚訝地問:"禮物?為什么要帶禮物呢?"

我說:"帶禮物是表示對別人的尊敬,是一種表達感激的方式。"

卡爾說:"爸爸,這樣做是不是太拘泥于形式了?我想,對他人的感激應(yīng)該留在心里,這才是最好的感激。送禮太俗套了吧?"

我問卡爾:"你怎么有這樣的想法?"

卡爾理直氣壯地說:"我在許多書上都讀到過,那些成大事的人都不拘小節(jié),只有沒本事的人才請客送禮。"

卡爾這樣說,自然也有其道理,許多書本都是這樣教育孩子的,這是事實。誠然,教孩子自強自立,萬事不求人是一種美德,但是,書本上的知識有時卻離現(xiàn)實的距離太遠。為此,我不得不向卡爾多講一些書本之外的事,尤其是在與他人相處方面。

于是,我把自己年輕時的一些經(jīng)歷向卡爾作了一番描述,并仔細分析其中的得失,當然也包括我與伯爵的事。

當我談到伯爵時,卡爾大聲嚷嚷起來:"這個伯爵怎么會這樣,他太小氣了吧!既然他那么欣賞你的才華,就不應(yīng)該計較這些小事。"

當然,讓小孩子明白這些道理是很難的,但我仍然一步一步地引導(dǎo)他:"不,你不能說伯爵小氣,他是個很不錯的人。這件事的責(zé)任完全在于我,因為我沒有顧及到他人的感受,就像你現(xiàn)在這樣。即使伯爵不在意,可他還有家人,比如伯爵夫人等等。人的心理是很復(fù)雜的,你如果不能妥善地處理這些關(guān)系,將來會處處碰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