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魅力無窮的兵仔市場(1)

11元的鐵道旅行 作者:劉克襄


凡軍隊長年集聚或駐扎的都會鄉(xiāng)鎮(zhèn),往往形成一個大市集。這種地方有一個奇特的名稱,叫兵仔市場。

它和傳統(tǒng)市場有何差異呢?這還得看位置。地點允當了,經(jīng)常會撞擊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若尋常了,就跟后者沒兩樣。臺灣便有好幾個熱鬧的兵仔市場,諸如左營、永康等地。以陸軍官校知名的鳳山,更是全臺最大的所在。

初次去鳳山,我未帶指南,不知此一兵仔市場的存在。反而是走出車站,胡亂闖逛時,不小心遭逢的。

沿著曹公路信步,滿街蕭索,十來分鐘的荒涼后,到了光遠路,才覺得接近這個城市的心臟,整個空間和氛圍都加速了蹦跳。光遠路、維新路和中山路在這里,奇妙地構(gòu)成一個三角形地帶,成為鳳山最繁華熱鬧的區(qū)域,南邊一角即兵仔市場。

一個新都會多半以方正的棋盤街道出現(xiàn),絕不會擘劃成三角形空間,造成交通壅塞的紛亂動線。何以本地竟如此狀態(tài)?

原來,這兒是老舊的城區(qū),一個清朝末年遺留下來的古城格局。街衢隨河道呈現(xiàn)不規(guī)則的形狀,后來演變成今日的尷尬。古跡建筑、傳統(tǒng)市集和商家百貨都在此集聚,所有的新路到了此,好像迷失方向般,變得歪七扭八。

兵仔市場跟一般菜市場最根本的差異,在于軍人充斥。往昔,這兒一大早便看到,部隊來的采買者,大批發(fā)似的進貨。除了蔬果,還兼及軍需品的各種補給。

這樣龐大的購物量,常刺激周遭,帶動人潮,形成豐富而物美價廉的生活圈。無怪乎,每到選舉,此地就成為兵家必爭之地。菜市場里的人,便這么自豪地說,“至少來一下,沒來,一點機會都沒有?!?/p>

它到底是何來歷,如何形成的呢?這個三角地帶,大致是由四個階段慢慢演化而成的。清末時,市集屬于流動攤販形式,日出而集,日入而息。當時有菜市、魚市、鴨市、柴市、米市各據(jù)一方,傳統(tǒng)市場的雛型已然具備。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