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摩根家族為什么得以崛起

給中國人看的經濟學 作者:岑光輝


誠信是經營的根本之道

1835年,摩根先生成為一家名叫“伊特納火災”的小保險公司的股東。天有不測風云,在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投保的客戶發(fā)生了火災,按照規(guī)定,如果完全付清賠償金,保險公司就會破產。股東們一個個驚慌失措,紛紛要求退股。摩根先生斟酌再三,認為自己的信譽比金錢更重要,他四處籌款并賣掉自己的房子,低價收購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份。然后他將賠金如數付給了投保的客戶。一時間,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聲名鵲起。

身無分文的摩根先生成為保險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險公司已經瀕臨破產。無奈之中他打出廣告,凡是再到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投保的,保險金一律加倍收取。

誰料客戶很快蜂擁而至。原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納公司是最講信譽的保險公司,這一點使它比許多有名的大保險公司更受歡迎。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從此崛起。

而這位摩根先生就是后來主宰美國華爾街的J.P·摩根的祖父,是美國億萬富翁摩根家族的創(chuàng)始人。

摩根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是誠信。誠信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民無信而不立”之說,是一個講誠信的大國。晉商歷時500年的成功靠的就是誠信兩個字。八國聯軍進北京后,晉商在北京的票號被毀,賬本庫存全無,但票號對持有存單的人全部照付,不惜血本保信用。

誠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誠信雖然歸屬于道德范疇,但它同時也是市場經濟得以運行的基石。

古人云:“無誠則有失,無信則招禍。”如果廠商失去誠信,不僅坑害消費者,最終也會為自己招致禍端。那些踐踏誠信的人也許能一時得利,但終將作繭自縛、自食其果;那些制假售假者或??科勖稍p騙者,往往在得手一兩次后,便會陷入絕境,導致人財兩空。

有一個關于誠信的故事。一對夫妻開了家燒酒店。丈夫是個老實人,為人真誠、熱情,燒制的酒也好,人稱“小茅臺”。有道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傳十,十傳百,酒店生意興隆,常常供不應求。為了擴大生產規(guī)模,丈夫決定外出購買設備。臨行前,他把酒店的事都交給了妻子。幾天后,丈夫歸來,妻子說:“我知道了做生意的秘訣。這幾天我賺的錢比過去一個月掙的還多。秘訣就是,我在酒里兌了水。”丈夫給了妻子一記重重的耳光,他知道妻子這種坑害顧客的行為會將他們苦心經營的酒店的牌子砸了?!熬评飪端钡氖虑楸活櫩桶l(fā)現后,酒店的生意日漸冷清,最后不得不關門停業(yè)了。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假”可謂是一個比較時髦的字眼,官員造假數字,商人造假產品,學校賣假文憑,誠信問題更加突出。要恢復誠信,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已成為市場經濟成敗的關鍵。市場經濟歸根結底是以誠信為基礎的。西方有句諺語說,你能永遠欺騙少數人,也能暫時欺騙所有人,但你不能永遠欺騙所有人。

在現代經濟社會,即使一個企業(yè)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和現代化的機器設備,有譽滿全球的品牌優(yōu)勢,建立了很好的采購和銷售網絡,并且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和高學歷的管理者隊伍,但如果它在財務報表上、在商品、服務上做假,欺騙商品客戶和投資者,丟掉了信用資本,就沒有銀行愿意給他貸款,企業(yè)的股票、債券和商品就沒有人買,合作者和客戶沒有了,所有物力資本和人力資本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企業(yè)必然會陷入困境,并最終在市場中消失。

誠信被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所看重。誠信是為人之道,是立身處事之本,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基礎。誠實守信作為職業(yè)道德,對于一個行業(yè)來說,其基本作用是樹立良好的信譽,樹立起值得他人信賴的行業(yè)形象。它體現了社會承認一個行業(yè)在以往職業(yè)活動中的價值,從而影響到該行業(yè)在未來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嚴厲的懲罰加大了不講信用的成本,或者說增加了講信用的收益。所以,必須有嚴懲不講信用的立法,才有社會誠信?,F在的發(fā)達國家在市場經濟初期也充滿了欺詐和背信棄義,欠債、假冒偽劣橫行也曾嚴重干擾著社會經濟。當不講信用的成本太高,收益是負的時候,誠信社會便會建立起來。

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從自身做起,恪守誠信,讓誠信成為我們?yōu)槿颂幨碌臏蕜t;只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絢麗多彩,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進步。因此,我們應該時刻記?。赫\信如金!

經濟學點睛:

信用經濟是現代經濟社會建立起來的根本,是商家立足于社會的基本準則。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