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別由兩條不同的性染色體決定,女性的卵子只攜帶X染色體,XX染色體型是女性;男性的精子卻有X染色體精子和Y染色體精子之分,XY染色體型為男性。在受精過程中,男性的兩種精子在女性的生殖道里競賽游泳,如果是X精子捷足先登與卵子結合,生出的將是女孩;如果是Y精子成功勝出進入卵子,生出的則是男孩。因此孩子的性別取決于男性的精子類型??茖W研究表明,X精子和Y精子受精的幾率基本上各為50%。
民間流傳著男性的X精子更耐酸,而堿性環(huán)境更利于Y精子的說法。因此,有些很想生兒子的人,想盡辦法來創(chuàng)造一些“利于”Y精子的環(huán)境,增加Y精子受精的幾率。比如,有些女性在“造人行動”完成后,用堿性溶液(例如蘇打水)沖洗陰道,以為這樣可以降低X精子的活性。還有一些女性,在準備懷孕之前,猛喝檸檬水、蘇打水等堿性水,認為這樣可以使身體尤其是生殖道變得“更堿”一些,從而把受精機會留給Y精子。
那么X精子和Y精子是不是真的對酸堿性環(huán)境的敏感度不同呢?早在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們就研究過這個問題。我們知道,酸堿度一般以pH值來表示,pH值等于70時溶液為中性,小于70為酸性,大于70則為堿性。研究者用pH值52~80的酸性和堿性溶液對兩種精子又洗又泡,結果發(fā)現X精子和Y精子的活力變化并沒有明顯區(qū)別。還有研究者用不同酸堿度的溶液處理兔子的精子,然后再進行人工授精,生出來的小兔子在性別比例上也沒有顯著區(qū)別;而且在這個實驗中,用酸性溶液泡過的精子生出來的雄兔子比例反而要略微高一些,但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梢?,沒有科學證據支持“X精子耐酸、Y精子耐堿”的說法。所以,用堿性溶液沖洗陰道的辦法,并不能增加生男孩的機會,反而會因為破壞了陰道內正常的酸性環(huán)境而增加患陰道炎的幾率,這是很危險的——如果懷孕期間感染上陰道炎,嚴重的將導致流產、早產。
設計完美寶寶而“喝堿性水、吃堿性食物能改變身體酸堿度,成為‘堿性體質’,就可以增加生男孩幾率”的說法,更是沒有科學根據。首先,在正常生理條件下,人體各個組織、器官以及血液的酸堿度比較穩(wěn)定,醫(yī)學上根本不存在“酸性體質”和“堿性體質”的說法。人體血液的pH值一般會穩(wěn)定維持在735~745之間,如果pH值發(fā)生改變,低于735或者高于745,就屬于酸中毒或者堿中毒,一般是某種疾病的并發(fā)癥,嚴重時會致命。其次,喝堿性水、吃堿性食物唯一能改變的只是尿液的酸堿度,不會使整個身體變?yōu)椤皦A性體質”,女性生殖道內的酸堿度更不會因此發(fā)生改變。在受精過程中,男性精子從陰道經宮頸、子宮、至輸卵管。這幾個女性生殖道的酸堿環(huán)境各異,而且pH值嚴格維持在一定范圍,以確保正常的生理機能: 正常情況下,陰道為酸性環(huán)境,一般pH值為41~ 49,此酸性環(huán)境可以有效抑制有害菌生長;而子宮內pH值在70左右,為中性環(huán)境;輸卵管,也就是受精發(fā)生的場所,為弱堿性環(huán)境。卵子細胞在受精過程中對酸堿度非常敏感,pH值精確保持在74。如果pH值發(fā)生變化,無論是變?。ㄗ兯幔┻€是變大(變堿),都會影響受精的完成,可能導致不孕。事實上,女性生殖道內的酸堿度如果發(fā)生顯著變化,往往意味著存在炎癥或者病征。例如,陰道內的菌群失調導致pH值變大(變堿),分泌酸的有益乳酸菌生長受抑制,而致病或有害菌(細菌、真菌等)生長旺盛,從而患上陰道炎;又比如某些輸卵管堵塞的病人,其輸卵管積液的pH值為86~87,大大高于正常水平。
由此可見,與其費盡心機去采用各種不科學的手段“生兒子”,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和精力注意膳食平衡,堅持適當的運動,保持舒暢的心情,為生一個健康寶寶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