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當老板如何積累做線下市場專員的閱歷(3)

三天讓你掌握當老板的奧秘:我要當老板 作者:余曉雷


如同我們用“氣”“韻”“情”“趣”四個標準來進行中國傳統(tǒng)書畫審美一樣。對于一個能成大業(yè)的企業(yè)家,是否真正從軍事家那里學到精髓,我個人會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品評。在我的英雄冊里,華為任總獨立華山之巔,也許是他真正地在部隊里摸爬滾打過的緣故。

“天時、地利、人和”,也是傳統(tǒng)軍事哲學乃至政治哲學中,對干大事、成大業(yè)成功要素的最精練的總結。

我們把它作為指導市場專員的知識,是不是小題大做?非也!

1. 天時,勢也。

春江水暖鴨先知。

市場形勢的變化往往是從市場終端開始的,而市場專員就是那只鴨子。

識時,順勢。這是市場專員要掌握的第一項知識。

比如以快速消費品市場專員為例,賣場里最近人流量多了或少了、某個柜組大家在搶購某種東西、幾個售貨員在談論昨晚的某個電視節(jié)目,都是一些大事要發(fā)生的苗頭。

從宏觀上看,大賣場人流量的異常變化,與最近的市場不景氣、附近地區(qū)的居民購買力發(fā)生了變化有關系。

從微觀上看,也許附近地區(qū)有新店開張,分流了人群;也許賣場經(jīng)營不善,欠薪,導致員工服務態(tài)度下降,供應商不敢送貨了。

這年頭,大家排隊搶購一種東西,要么這東西很新,要么很實惠,這說明有新產品上市,或新的促銷手法出爐了。

售貨員上班時間談論如《 星光大道 》《 開心辭典 》的節(jié)目內容,可能某個大企業(yè)的大策劃要啟動了,等等。

做一個思想敏銳的市場專員,你可以不懂得所謂的凱恩斯,不懂得摩根斯坦利和華爾街,不了解恩格爾系數(shù)的意義,但是你要會迅速捕捉市場終端發(fā)生的諸如此類的信息,從中篩選出對自己企業(yè)有用的,對企業(yè)近期、中期、遠期決策有影響的內容,形成一份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

市場專員始終要牢記的就是:視野開闊,策略有用,行動有效。

2. 地利,形也。

市場也有地形,這個“形”就是商圈。

我們以前籠統(tǒng)把人劃分為南方人、北方人,認為南方人奸詐小氣,北方人豪爽大方。但是最近幾件事讓我知道這種粗糙劃分的壞處。

一是我托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北方籍朋友辦事,這哥們什么時候都是一副為朋友兩肋插刀的樣子:“在北京,有什么事,您說話!”后來托他辦一件小事,時間拖了不說,花的錢比通過正規(guī)渠道去辦多十倍還不止。

二是請南方浙江義烏一個廠家做個促銷品,草圖頭天晚上過去,第三天樣品就過來了,還主動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了不少改進,成本也比我們原方案每個降低了5分錢。要知道我們只是個意向,而且沒付任何定金。

現(xiàn)在中國國內的市場,可以按很多標準來劃分商圈,我認為主要有兩個:物流習慣和文化習慣。

以小商品或者食品為例,一級商圈有廣州一德路和浙江義烏;二級商圈有武漢的漢正街、西安的豐慶路、成都的西南食品城、沈陽的南二批發(fā)市場;三級商圈像長沙高橋、鄭州航海路、山東滕州、重慶學田灣、太原尖草坪。幾乎每個物流樞紐城市,都有一個像樣的批發(fā)市場。

這些商品城為早期的商圈發(fā)育打下了基礎。不管今天的終端多么強大,他們所依靠的供貨商,都是這些批發(fā)市場的老板。

而這些老板,有著顯著的地域文化特性。這就要求我們的銷售政策不要搞一刀切;我們的促銷辦法,也不要千篇一律,全國一張臉。因為,在上海有用的辦法,到了武漢就不管用了;在成都引起萬人空巷的活動,在廣州可能無人問津。這就要求我們的市場專員懂得“地利”二字的重要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