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邁凱倫畢業(yè)于耶魯大學,曾經當選全美國曲棍球和橄欖球選手。他從兩次幾乎致命的意外中死里逃生,在第一次意外中他丟了一條腿,在第二次意外后,他更是四肢癱瘓。在第一次意外之后,他成了著名的馬拉松和鐵人三項全能選手,和肢體健全的人一起競賽,而且還能獲勝,成為世界上截肢后跑得最快的人。如今,吉姆·邁凱倫是著名的勵志演說家,也正在攻讀他的博士學位,最近他又發(fā)起成立了“選擇生命基金會”,如果要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可以登錄https://wwwjimmaclarencom。吉姆·邁凱倫曾經受邀成為奧普拉主持的訪談節(jié)目嘉賓,還獲得了2005年的“阿瑟·阿什阿瑟·阿什(1943—1993),美國著名網球運動員、民權活動家。——譯者注勇氣獎”(Arthur Ashe Courage Award),該年度獎項為的是表彰成就超越體育界以外的個人。
1985年時我22歲,住在紐約市,我的前途一片光明。當年春天,主攻戲劇研究的我從耶魯大學畢業(yè),之后搬到紐約市,想要在演藝界謀求發(fā)展。我的身體極其健碩,身高195米,體重125千克左右,是耶魯大學橄欖球隊的前鋒。我不僅身材高大,而且奔跑迅速,因此入選了美國曲棍球隊。我的運動天賦給我?guī)砹藷o窮歡樂,也讓我感到自豪。
然而,在一瞬間,我的生活就全都改變了。有一天,我開著我的摩托車行駛在紐約第五大道上,結果,被一輛公共汽車給撞了。我連人帶車飛出去足有20多米,自己卻什么都記不清了。我3周后才從昏迷中蘇醒過來,不過發(fā)現自己左膝以下的小腿已經截肢了。
接下來,我就投入了康復訓練。盡管疼痛難耐,但我不僅學會了走路,還學會了奔跑。不到一年,我就開始參加10英里公路賽,后來又報名參加紐約至波士頓的馬拉松賽,而且打破了這兩項賽事截肢選手的記錄。獲勝讓我信心大增,決定參加鐵人三項賽,這就意味著要在一天之內,游泳24英里、騎車112英里,并且跑完一個馬拉松的全長263英里。我再次投入了高強度的練習,很快就再次打破了紀錄。我喜歡那種超越雙腿健全者的感覺,告訴世界一個肢體殘疾的運動員也能夠贏得勝利。
我就這樣一直跑,跑了8年,成了世界上單腿跑得最快的運動員。當我不用訓練或參加馬拉松和鐵人三項比賽的時候,就會去美國各地給各種聽眾演講,和他們談韌性、決心和如何克服困難。沒過多久,不可思議的命運再次降臨在我頭上。
那時,我在圣地亞哥參加鐵人三項賽,正在進行騎車段的比賽。當時,街上機動車是禁行的,我騎到了拐彎處速度依然很快,想要打破我自己創(chuàng)造的記錄。突然間,一輛貨車在不對的時間出現在不對的地點,把我給撞飛了。
這次意外和第一次還不同,因為我是清楚地看到貨車向我逼近的,當貨車迎面向我駛來時,我聽到了司機在慌亂中踩下油門的聲音,而不是剎車聲。接著我就昏迷了,人飛到了街道對面,頭撞到了電線桿上,摔傷了脖子。我依稀記得我被人抬上了救護車,手腳都失去了知覺。在醫(yī)院做完手術后醒來,我再次遭遇了晴天霹靂:我四肢幾乎全都截肢了。盡管我的手腳還有一點點活動能力,可以讓我略作動彈,但我是永遠都無法行走了。
這已是12年前的事了,后來我盡力早日投入康復訓練。過了半年,我就可以再次獨立生活了。這次意外讓我體會到了大多數人所難以想象的肢體障礙。我把上天的這份饋贈叫做“流血的大禮”:一方面我身體的活動能力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我內心的感知力卻得到了極大升華。因為嚴重的神經損傷,我不得不經常和疼痛為伴,每天清晨醒來,都感覺自己的身體笨重、僵硬、酸疼。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么我可以在3小時內干完起床、洗澡、穿衣和吃飯這些簡單的事。我抽出所有空閑時間去運動,和親友打電話,收發(fā)電子郵件,駕駛那輛裝有特制方向盤的卡車。盡管身體背負著傷痛,我還是很愿意每天正常地起床作息,喜歡參加各種活動,這樣能讓我感到身心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