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1 孩子在哭
孩子被媽媽訓(xùn)了一頓,正在哭鼻子。這時候,爸爸應(yīng)該怎么辦,是置之不理呢還是稍加安慰呢?
“東東, 挨媽媽的訓(xùn),一定很傷心,是不是(或一定很難過,是不是)?”
“嗯,被媽媽狠狠訓(xùn)了一頓?!?/p>
“是嗎?所以東東哭得這么傷心,爸爸小的時候也被奶奶訓(xùn)哭過?!?/p>
“真的?”
“那當然,小的時候誰都會犯錯,被父母罵,但媽媽絕對不是因為討厭你才訓(xùn)你的,媽媽只是針對你的錯誤才訓(xùn)你的?!?/p>
“可是媽媽好像很討厭我,所以我也討厭媽媽。”
“雖然你現(xiàn)在有點討厭媽媽,但過一會兒就不討厭了?!?/p>
爸爸不要將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孩子錯誤的想法“媽媽討厭我,我也討厭媽媽”上,而是要同情孩子傷心的感受,而且不要就此打住,還要進一步暗示孩子的想法會改變,幫助孩子脫離傷心的感情。
“但是我現(xiàn)在心情特別不好?!?/p>
“真的?那么我們一起出去踢足球怎么樣?”
“真的?好?。 ?/p>
可是媽媽好像很討厭我,所以我也討厭媽媽。
哦,是嗎?看來你很生氣, 不過,過一會你的想法就會改變了。
這樣,爸爸可以幫助孩子從傷心的氣氛中擺脫出來。正如人們高興時會暫時忘記愁事,爸爸與孩子分享高興,孩子的情緒很快就會變好。然后,孩子就像什么事情都未發(fā)生過一樣,高興地親近媽媽。
(踢完球回到家)
“媽媽,我和爸爸踢足球回來了,口好渴。”
“好,媽媽給你拿冰水?!?/p>
“老婆,也給我一杯。”
“知道了。”媽媽和子女之間的緊張關(guān)系,因為爸爸的一個小小努力得以緩解,家庭更加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