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并不知道你正在提供的振動,是你觀察到的事物、你記得的事物,還是你想象的事物。它只是單純地接收振動﹐并用與之相配的事物作出回應。當你提供一個振動,各種宇宙力量就在協(xié)同運作以滿足你,你真的就是宇宙的中心。
如果在你的經(jīng)驗中,經(jīng)驗到他人身上一些你不喜歡的地方,這只有一個原因:你用你的注意力在持續(xù)召喚它們。
因為不了解吸引法則,經(jīng)由你的老習慣,你已與你不喜歡的人,取得了振動上的和諧,而且因為你一直持續(xù)給他們振動,而繼續(xù)召喚他們前來。
別人無法在你的經(jīng)驗中振動,所以他們無法影響你經(jīng)驗的后果。他們能有他們的意見,但除非他們的意見影響了你的意見,否則他們的意見毫無意義。千萬人可能反對你,但這并不能對你產(chǎn)生負面影響,除非你反過來反對他們。千萬個反對你的人,正在影響著他們自己的振動、影響他們經(jīng)驗中正在發(fā)生的事物、影響他們自己所吸引的人……但這仍然不會影響你,除非你反過來反對他們。
無論你在想什么,你真的就是在計劃一個未來事件。當你在擔憂,你就是在計劃;煩惱就是在用你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你不想要的事物。
當你是在感激,你也是在計劃……你到底想計劃什么呢?
每當你在贊美,每當你在感激,每當你對什么感覺良好時,你就是在告訴宇宙:“請再多來一些,請再多來一些!”你無須再另外口頭聲明這樣的意圖——如果你允許你的塞子浮起,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會流向你。宇宙富含你所想要的一切事物,它并不是在考驗你,而是在慷慨地給予你。你是譜曲者,你是定義者,你經(jīng)由充滿喜悅的期望,而得到這些。
2《我們到底知道多少》(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是從量子物理學的角度,分析人定型化思維模式。
3電影《自然法則:吸引定律》(The Secret)的原著《秘密》 由《心靈雞湯》《相信就可以做到》《與神對話》《你有能力擁有一切》等的作者分享他們寶貴的心想事成秘訣。
4《一念之轉(zhuǎn):四句話改變你的人生》一書中有一項有趣的“拜倫?凱蒂轉(zhuǎn)念作業(yè)”,其中有一項是列出自己最討厭的人的特質(zhì),然后反思自己身上隱藏的這些特質(zhì),然后徹底破除,以后就不會再遇到這類型的人。就算遇到,你也會看到他另一面可愛的部分,對他的看法完全改觀。一旦你對他的態(tài)度改變,兩人的磁場也同步轉(zhuǎn)變,彼此對抗的對手戲就瞬間中止,他就不會在你面前呈現(xiàn)出那樣的人格特質(zhì),于是,你就過關(guān)了。
【用反義詞造句法,逆解人生慣性】
輸入重新設(shè)定的生命程序代碼——我很美麗健康快樂、很有創(chuàng)意才華財富……這并非是自我欺騙,而是強迫自己看到慣性視點以外的其他可能,因為我們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以我之前處理誠品書店的個案為例:當時要為誠品圖書禮券寫一篇文案,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圖書禮券?那就得到誠品書店才能使用,而且還受限于開關(guān)店的時間,以及書店里賣的品種……真不自由!如果是我,我還寧可拿現(xiàn)金。
即便是很沒感覺,但文案必須寫出來,我得限期找出能讓我寫得既愉快又流暢的切入點才行。于是我突然想到,如果把“禮券是不自由的”,硬是轉(zhuǎn)成“禮券是自由的”,我可以找到支持這概念的例證嗎?
當我開始鎖定“禮券是自由的”前提之后,果然發(fā)現(xiàn),有了這個禮券,就可以有選擇自己喜歡之書的自由、有在任何一家店買書的自由、有在任何一天買書的自由……于是文案就完成了: